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
广西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政治监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 作者:贝为超 陆铭 吴燕君 周俊林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9日 08:02 打印
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player.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自治区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政治监督,破解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难题压实责任,自治区、市、县三级联动形成监督合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实现监督全覆盖,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两个保护”重要指示精神落地见效。

 

  桂林漓江蚂蟥洲生态修复项目,涉及污水处理、洲岛岸线修复、居民搬迁等多项工程。2021年下半年,该项目4000万元资金在账上闲置,项目建设停滞不前。这涉及到自治区、桂林两级多个部门,存在“上级监督远、下级监督难”的问题。自治区纪委监委第二、第七监督检查室分别联合驻区直职能部门纪检监察组、桂林市纪委监委组成“室组地”联合督导组深入检查,及时发现这个难点堵点。


  联合督导组督促自治区有关部门压实资金监管责任,同时约谈业主单位,紧盯慢作为问题督促立行立改。去年11月,漓江蚂蟥洲生态修复项目污水集中处理工程竣工,其他工程建设齐头并进。


  自治区、桂林市、各县(区)分别牵头成立 “室组地”联合督导组,实现三级联动监督,有力打破监督壁垒,打通“两个保护”政策举措落实的中梗阻。2021年以来,桂林市通过联动监督查处生态环境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127个,处分157人,组织处理121人,为“两个保护”、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提供坚强保障。


  针对流域保护中的监督“盲区”问题,自治区纪委监委指导桂林市强化纪委监委监督的协助、引导、推动功能,通过电视问政、实行协作配合机制等举措,促进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贯通融合,以监督全覆盖推进“两个保护”。


  2022年初,桂林市兴安县纪委监委收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来的群众信访件,反映当地五里峡水库生态环境遭破坏,有关部门不管不问。兴安县纪委监委高度重视,调查发现公路扩建项目非法开采,近30万立方山石落入水库。


  县纪委监委紧盯推诿扯皮、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作风不严不实问题督促整改,同时邀请群众代表现场监督。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迅速行动,抢在今年汛期前全部清走落石,并对公路两侧进行复绿。


  保护桂林山水是一个永恒课题。自治区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扭住责任“牛鼻子”,抓住“关键少数”,推行“上级纪委书记谈下级党委书记”监督机制,强化对“一把手”监督,压实“两个保护”的主体责任。 去年5月以来,自治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分别与桂林市委书记、市长谈心谈话,桂林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分别与市直生态保护职能部门“一把手”、17个县(市、区)党委书记谈心谈话,推动上级“一把手”抓下级“一把手”,推进“两个保护”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同向发力、同题共答。2021年5月,桂林市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36个市直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专项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两个保护”专项监督工作。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