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丨发扬斗争精神 走好派驻监督工作“赶考路”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林弘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3日 18:00 打印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作出了重大判断、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斗争”一词出现了22次,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强调“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要求“反腐败斗争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作出了“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重要部署。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共产党人应当具备的鲜明品格,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派驻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筑牢拒腐防变防线;要加深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认识,把好政治监督的“方向盘”,掌握斗争方法、淬炼斗争本领;要坚守人民立场,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信心,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以更加昂扬的斗争姿态奔赴新时代派驻监督工作的“赶考路”。

 

  坚持自我革命,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自我革命精神是基于党百年伟大斗争和历史实践经验的宝贵财富,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党的自我革命中必须主动担当尽责、敢于善于斗争。派驻纪检监察组身处发现问题的第一线,要彰显“派”的权威,发挥“驻”的优势,切实发挥监督“探头”作用,坚决同消极腐败问题斗争到底。要坚定理想信念、恪守初心使命,提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勇于刀刃向内,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带头加强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准确把握驻在部门的政治属性,加强对各被监督单位的监督检查,着力纠治学习贯彻不严不实、浮于表面等问题;要强化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精准把握“国之大者”,剖析反腐败新的阶段性特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干部监督工作全过程,在锻造纪检监察铁军中努力发挥表率作用,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

 

  强化责任担当,做精做准做实政治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决心意志,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派驻纪检监察组要聚焦政治监督这一首要职责,准确深刻理解政治监督的内涵,积极发挥近距离、全天候、常态化监督的优势,将政治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要强化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牢牢牵住主体责任“牛鼻子”,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精准监督,逐级传导压力;要因时因势找准切口,紧盯“四风”新动向,明确工作重点,精准聚焦目标,精准剖析问题,及时进行靶向治疗、精确惩治;要结合派驻监督实际,探索创新监督机制,坚持事前提醒、事中监督、事后跟踪,打造监督“闭环”,针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及时进行“廉情预警”,实现监督由“事后问责”向“事前预警”转变,提升派驻监督质效。

 

  坚守人民立场,激浊扬清激励担当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必须把党风廉政建设置于“民之所盼”中去谋划和推进,坚持综合施策,弘扬新风正气,推进新时代派驻监督工作不断进步。派驻纪检监察工作要保持严的基调不动摇,紧盯“四风”新表现新变种,密切关注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整治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紧盯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不断提高精准监督、精准执纪执法、精准问责的能力,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实现民生领域监督“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让人民群众在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驻北海市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

 

编辑:凌嘉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