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完善“定期会商”机制不断擦亮派驻监督探头
近日,恭城县纪委监委驻县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组在联合监督单位县民政局召开定期会商会议,针对该局个别干部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函询的问题,指出该单位在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要求进一步抓好重点岗位和人员防控,并在15个工作日内向县纪委监委如实作出书面说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该县民政局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及时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以案释法、以案明纪,引导全体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强化沟通协调,推动监督关口前移,建立完善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常态化会商机制,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风建设等方面定期开展会商会议,加强党委(党组)监督和派驻监督同向发力。
会商会议前,派驻纪检监察组认真研究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县纪委监委重要监督工作安排,结合驻在单位工作实际,深入分析研判驻在单位整体政治生态,系统梳理问题,与驻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沟通交流,确保把问题找准、找实、找透。同时,结合阶段性重点工作部署,适当调整、及时补充,做到事项全面覆盖、重点相对突出。
“针对政法领域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漏洞,要抓好关键环节排查,确保廉政风险点找得准。同时,要抓好重点岗位和人员的防控,确保廉政风险防得牢。”在今年该县人民检察院党组12月的沟通会商会上,派驻纪检监察组向县人民检察院通报了本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就持续深化系统作风建设等提出具体意见。会后,该纪检监察组把会商意见纳入派驻监督专题督办事项,强化跟踪问效压实部门主体责任,避免“一商了之”。
在驻恭城县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推动下,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填写“政治体检自查表”,针对关键环节提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按照分工对照认领,制作廉政风险防范提示桌牌49个,并实行“台账”管理;及时出台《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风会纪制度》《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请休假制度》等,推动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把监督会商机制收集到的领导干部有关信息归入县管干部廉政档案,作为政治生态评价报告“画像”材料和干部选拔任用、廉政鉴定意见出具、职级晋升、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提供重要依据,从而促进干部增强勤政廉政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恭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编辑:凌嘉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