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区:跟进监督 推动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落实见效
“通过核查发现你们提供的本月采购物品记录和兑换登记表不匹配,比如进货记录没有毛巾,却通过积分兑换出去10条。请你们马上核实清楚。”近日,河池市宜州区纪委监委督查组在北牙乡二横村开展积分制工作监督检查时,直指该村爱心超市运营的存在问题,要求乡镇积分制管理小组限期整改到位。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软实力,推动乡村治理工作往实里做、往深里走,保障积分制推广工作可执行、能操作、有保障,宜州区纪委监委组成6个督查组,对该区推广积分制工作的乡镇进行跟进监督。督查组对照有一套积分标准、有一间爱心超市、有一名以上专职管理人员、有一套日常运营机制、有一份积分记录台账等“五有”积分制推广标准,现场查看了爱心超市相关制度是否完善、兑换记录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虚列进出货单、给“熟人”乱加积分乱兑换物品等现象,以及走访了解群众对推广积分制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等方式,推动积分制工作在阳光下开展。
据悉,今年以来,该区在各乡镇积极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结合各乡镇试点村屯实际情况,围绕爱国守法、共建共治、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等5类32项内容积分指标,以户为单位进行积分采集,村民可通过累积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相关物品。目前该区在32个行政村开展积分制推广工作,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引导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家园意识,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治乡村治理模式,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基层治理有方,乡村振兴有望。推广积分制管理模式,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乡村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该区纪委监委坚持把政治监督向基层延伸作为重要抓手,把监督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不断完善基层监督网络,以监督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在全区211个村(社区)全面推广建设乡村振兴村级廉情监督联络站,建成示范建设点49个,聘请联络员1768名,并对照村屯级“小微权力清单”强化培训指导。截至目前,联络站协助开展监督检查40次,收集群众诉求122条,收集反映村干部问题线索4条,提出意见建议22条,督促整改问题38个,解决群众诉求24个,真正做到把监督的“探头”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积分制的推广是服务乡村振兴、促进乡风文明的创新举措。我们坚持瞄准积分制工作中关键人、关键事、关键点,进一步强化监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组织核查处置,防止好举措变成新型‘微腐败’,让群众感受到正风肃纪就在身边。”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持续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廉情监督联络站“监督哨”作用,对村民积分采集、登记、审核、公示等环节进行精准监督,对爱心超市物品采购、资金来源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督,通过跟进监督,确保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清朗民风的“清廉乡村”氛围,促进和谐文明新风“飞入寻常百姓家”。(河池市宜州区纪委监委)
编辑:黄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