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祛除旧习树新风 涵养廉美新乡村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苏慧 郭雨倩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5日 18:09 打印

  “种树必须壅好泥,养鱼必须筑塘基,治国必须先治党,全面从严放第一……”表演结束后,武宣县贝侬山歌队的金牌歌手覃老伯向记者介绍,贝侬山歌队传唱的是清廉山歌,歌词内容涵盖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清廉乡村、培育清廉家风等多个方面。

 

  据了解,为促进群众破除旧习俗,推动农村形成文明健康的时代新风,武宣县在全县各乡(镇)组建了120支清廉山歌传唱队伍,采取撰写歌词、广泛传唱山歌、巧用“名人”效应等措施,倾力打造仙城“贝侬山歌传清廉”宣传品牌。

 

  在开展清廉乡村建设中,武宣县进一步健全“一约四会一队”机制,全县540个村屯建立“一约四会一队”,覆盖率达100%。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新风尚在全县广大乡村日趋常态化,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村民群众在“人情”支出上的经济负担明显减轻,浓厚的文明乡村氛围覆盖了全县各乡(镇)各村屯。

 

  “过去村里办酒席都要搞大排场,哪怕借钱开支也要大操大办;自从村里倡导崇廉戒奢,刹住了攀比之风,大家都轻松了不少,不用再为面子损了里子。”给孙子办完弥月酒的金鸡乡村民黄大爷欣慰地说。

 

  该县还积极整合资源、协调共治,分类分级构建“五事共治”制度40多项体系,对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急难事、期盼事实行一体解决治理(简称“五事共治”)。为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乡村环境治理,该县积极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创建“志愿服务-积分累计-兑换实物”的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实践积分制的杠杆作用,通过志愿服务帮助他人获取兑换生活用品的积分,推动村民群众在清廉乡村建设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们镇实施‘五事共治’以来,共治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见的困难和问题260多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参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通挽镇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武宣县已在全县10个乡镇13个村27个屯推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试点工作,实现文明实践小积分,“兑换”出清廉美丽乡村。9月底,桐岭镇和律村被确定为来宾市唯一一个自治区级的清廉示范村。(武宣县纪委监委)

 

编辑:吴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