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丨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筑牢“清廉河池”堤坝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贾智林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1日 18:17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在永不停歇的反腐败斗争道路上,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免疫工程,对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重大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河池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廉洁文化的重要论述,全面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坚决筑牢“清廉河池”堤坝。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紧抓政治属性这个根本。政治性是廉洁文化的根本属性,是廉洁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灵魂。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贯彻到廉洁文化建设全过程各领域。河池市始终坚持政治引领,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融入“国之大者”,充分利用于成龙廉政文化展示馆、于成龙古道、于公廉政文化园和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红七军前委旧址魁星楼、韦拔群纪念馆、韦国清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和熏陶,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让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侵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紧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一岗双责”,上级“一把手”要抓好下级“一把手”,管好自己,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确保本地区本部门风清气正、干净干事,推动“关键少数”成为良好政治生态的引领者、守护者。近年来,河池市着眼于发挥廉洁文化的教育、引导、激励、浸润和约束功能,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成员的“廉洁河池”宣讲团,通过实行“专题+约课”模式,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创新发展大格局、融入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各方面,不断彰显清廉之美、形成清廉之治、放大清廉之效。同时,明确各单位主要领导是廉政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绩效管理和考核,带动各级党员干部树立廉政意识、积极参与廉政文化建设。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突出地方文化这个特色。地方传统文化扎根基层、形式多样,生命力强、影响力广、群众接受度高。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必须注重与地方传统文化“嫁接”,打造独具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河池深入挖掘提炼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清廉元素,用足韦拔群、韦国清等河池本土红色故事“好教师”,用实一代廉吏于成龙史料文物历史“活教材”,用活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红七军前委旧址魁星楼、韦拔群纪念馆、韦国清纪念馆等红色“大课堂”,把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串联成为“红色之旅”,让红色基因成为新时代廉洁文化永恒的烙印。用好特色民间艺术形式,依托河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和群众传唱山歌的特色和优势,通过开展唱清廉山歌、诵清廉诗词、书清廉春联、观清廉演出、征清廉家书等主题突出的系列廉洁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把群众吸引到廉洁文化建设中来,让廉洁文化走入千家万户。同时,坚持分类施策、分类指导,将廉洁文化建设充分与清廉单元建设融合,实现廉洁文化全覆盖、全浸润,使全体社会成员时时处处受到廉洁文化的教育感染,推动在全社会形成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取向,弘扬崇廉尚洁的社会风气,全面营造正气充盈的社会生态。(河池市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