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擦亮派驻监督“探头”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派驻(出)机构是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力量,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持续强化“派”的权威、灵活运用“驻”的优势,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聚焦“两个维护”强化监督,保障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是纪检监察机关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派驻(出)机构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通过列席会议、查阅资料、约谈访谈等方式,深入被监督单位重点检查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否及时传达学习、是否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具体措施等,着力纠治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打折扣搞变通等问题,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的“五个牢牢把握”重要要求和赋予广西的“五个更大”使命任务,聚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推进清廉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实施好政治监督“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机制,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强有力监督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一贯到底、见行见效。
紧盯“三个关键”细化监督,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常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派驻(出)机构肩负正风肃纪反腐的职责使命,要紧盯“关键少数”,结合被监督单位权力运行特点,运用谈心谈话、列席会议、明察暗访、政治生态研判等手段,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强化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的全过程监督,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促进两个责任同向发力、同题共答。要紧盯“关键领域”,发挥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片区协作、信息共享等制度优势,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通过下发督办函、工作提示函、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推动发现问题整改到位,有效提升派驻监督质效。要紧盯“关键节点”,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加强“室组”“室组地”“室组巡”联动监督,采取“不定期+全覆盖+大数据”的方式,深入被监督单位、商场、超市、酒店、景区等场所,靶向纠治公款吃喝、公车私用、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四风”问题,巩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用好“四种形态”深化监督,彰显执纪问责力度温度。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着眼标本兼治,贯通规、纪、法,连接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重要创新成果。派驻(出)机构要坚持挺纪在前、抓在日常、严在经常,着力用好第一形态管住大多数党员干部,通过集体谈话、个别交流、调研研判、廉政家访等方法,多渠道了解被监督单位党员干部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情况,及时运用批评教育、谈话函询、诫勉谈话等方式,提醒纠正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小病拖成大病。要坚持实事求是,准确把握违纪、违法、犯罪的内涵,综合考虑错误性质、情节后果、主观态度等因素,使第一种形态成为常态,综合运用第二、三种形态,果断稳妥用好第四种形态,实现错责相当、精准适用。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既注重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又注重保护干部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运用“四种形态”提供的政策策略,用好回访教育、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等制度,推动纪法情理贯通融合,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做出积极贡献。(陆川县纪委监委)
编辑:黄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