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在新征程上绽放绚丽的青春之花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梁奕慕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4日 17:31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青年者,国之魂也”,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青年强,则国家强。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做好青年工作,党的伟大事业才有了继往开来的辉煌。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既是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奋斗的生力军,受益的主体。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战略节点,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重要时期,作为成长在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生逢盛世、共享机遇,更应该勇担时代重托,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要筑牢理想信念,奏响“初心和音”。腐败的根源在于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丧失、思想观念退化。反腐败斗争要从治标入手,把治本寓于治标之中,让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腐”、因制度而“不能腐”、因觉悟而“不想腐”。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更是青年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没被任何困难压垮、任何敌人打倒,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在奋进新征程中,广大纪检监察青年干部更要用理想信念立根铸魂、强本固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用共产主义信念武装头脑,用党的科学理论构筑起强大精神支柱,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涵养“不想腐”的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要厚植服务情怀,奏响“为民和音”。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一词在报告中出现一百多次,是报告的高频词之一,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使命和始终如一的为民情怀。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纪检监察青年干部要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始终牢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民心所向”作为工作方向,主动作为,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把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置于“民之所盼”中去谋划和推进,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反腐倡廉成效和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要勇于踔厉奋发,奏响“斗争和音”。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绝不姑息。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任重而道远,广大纪检监察青年干部要增强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在大事难事面前,有知无畏、勇于担当,知重负重、不畏艰险,用“宽肩膀”“铁肩膀”扛起职责使命、组织重托、群众期待。要始终保持“百尺竿头需进步”的闯劲、“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干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将“小我”融入奋进新征程的“大我”中,勇担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河池市纪委监委)

编辑:黄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