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为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张敬 刘显玠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2日 16:00 打印

  “我们成立督导帮扶小组,负责督促推动刁江领域周边33家涉重企业100多个环境问题的整改。同时,举一反三,先后在全市开展环境执法区域交叉检查和涉铊企业专项排查,解决执法大队日常监管不敢碰硬的问题,涉铊企业科学治污能力进一步提高……”日前,河池市纪委监委专项监督检查组到南丹县车河镇回访了解刁江铊污染问题整改推进情况时,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此前,河池市纪委监委收到一条问题线索,反映南丹县吉朗铟业有限公司将有毒有害重金属的生产废水向外排放,严重影响了辖区村民的生活。该市纪委监委立即启动问题核查程序,采取“室组地”联动的方式展开调查。经核,市生态环境局、南丹生态环境局、车河镇政府等有关单位履职不到位,对辖区内企业日常环境监管不力,致使企业将有毒有害重金属的生产废水向外排放,造成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最终,4名干部受到党纪处分,2名干部被批评教育。

 

  今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河池市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河池在重点领域开展先行先试,为全区探索践行“两山”理念的可复制可推广有效模式,引领带动广西建设生态文明强区。该市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把高质量监督保障先行区建设作为政治监督的重点,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为抓手,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助推广西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为做实做细政治监督,市纪委监委及时对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对河池提出的工作要求进行认真研究,联合市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研究制定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工作重点以及具体措施。重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生态环境突出、上级反馈问题和履职用权关键岗位易发等问题开展重点整治,紧盯责任落实、资金管理、工程建设、物资设备采购等开展重点监督,大力整治生态环境执法不严、查处环境违法不力、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不彻底、先行区建设中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专项整治中,该市纪委监委紧盯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实行“一问题一台账”的管理模式,对全市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自查自纠情况跟进监督,强化督查督办,层层压实责任,推动整改有效落实。针对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通报的凤山世界地质公园破坏性开采、违规建设问题,督促凤山县纪委监委将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及“回头看”情况纳入重点督查范围,创新开展纪委书记点题,承办部门项目化监督模式,开展生态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回头看”监督检查40次,发现问题32个,已整改26个。

 

  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一把手”。该市纪委监委紧盯“关键少数”、重要岗位,不定期对环保领域“一把手”进行约谈,督导环保部门主要负责人以过硬的作风推动责任落实,发挥好“头雁效应”。同时,对损害生态环境的地方、单位和领导干部严肃执纪问责、严格执纪执法。严肃查处该市生态环境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覃献生违纪违法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形成震慑。今年以来,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收到生态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116件,立案审查调查51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0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人,收缴违纪违法款472.45万元,做到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落实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二十大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对广西提出了“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的要求。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绿色生态是河池最大优势品牌,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持续对十九大以来受理的涉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问题线索和信访举报进行“大起底”,深挖彻查背后的腐败问题,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坚决查处生态环保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河池市纪委监委 )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