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丨坚持人民至上 砥砺深耕监督执纪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梁程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5日 16:45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是党领导下管党治党的“前哨”政治机构,是政治监督的“雷达”,更是捍卫人民群众利益的“卫士”,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履行好监督执纪职责。

   

  筑牢政治忠诚,当立“青松韧柳”之志。古语云:“为官之道,在于为民”,自古以来,“两袖清风”一直被士大夫所追求,他们极为重视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成就“立如松”“韧如柳”的浩然正气和坚贞品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从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政治上信党、爱党、护党,政治立场、政治信仰要坚定正确,不能出现方向性问题。作为广西勤廉榜样先进个人,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提高站位、心怀“国之大者”,从百年党史的淬炼中全面提升党性修养,笃行理想信念;更应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保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维护好党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要带头维护党的章程和党内政策法规,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风党纪和遵规守法宣传教育。把忠诚融入自己的“血脉”和“筋骨”,以“信仰者”之姿,砥砺对党的赤诚红心,永葆对党的绝对忠诚。

   

  提升政治素养,当聚“聚萤映雪”之势。《朱子语类》有言:“知之愈明,行之愈笃”,说的是知道得越多,行动起来就会越专心。我们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水平好比“源头”,是业务之“基”、行事之“本”,需时刻“聚萤映雪”“充电赋能”“固本强基”。作为派驻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率先学、深入学、持久学,不断丰富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夯实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储备,掌握过硬本领,做到学用贯通、知行合一,不断推动政治监督常态化、具体化、深入化、实效化。要加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和党章党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派驻单位在确定工作思路、工作安排、制度措施时要自觉同党的政治路线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坚持人民至上,当履“砥砺深耕”之职。“善为国者,顺民之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处提到“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民主、人民安全、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党治国理念,作为派驻纪检监察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把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常态化开展“点题整治”,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实落细,让党的二十大各项方针政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涵养“以百姓心为心”的为民情怀,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派驻监督全过程,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保持严惩高压态势,以实干赢民心,聚焦主责主业,依规依纪依法监督执纪问责,及时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重点关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守底线红线,当吸“知足止欲”之训。《道德经》有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是在告诫领导干部在为政修身上要懂得知足止欲。守底线、红线,就要心有“守”字。遵照党章规定“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的具体要求,守好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底线。“鸟为糠秕遭罗网,鱼因香饵命丧钩。”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进程中,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因党而生,为党而战,兴党而强,一定要懂得敬畏权力,决不能滥权越权、以权谋私。在利益关系面前,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手中有戒尺,事理分明,正气充盈,不生邪念。(河池市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