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自觉以党的创新理论推进新时代清廉防城建设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廖廷华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0日 17:42 打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前三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全面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县级纪委书记,必须要带头学深悟透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立足工作岗位,科学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推进新时代清廉防城建设,全力打造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防城样本”。
   

  坚定不移推进政治监督深入化实效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等“国之大者”进行深刻阐述,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部署。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必须要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前提,持续强化政治监督,实行动态清单管理,每月列出监督清单和任务清单,把监督重点落到具体规划、具体政策、具体措施上,创新实施“抓产业、促发展”清风护航行动,有效监督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立足边境地区实际,紧盯边境疫情、海上疫情输入风险,组织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监督,深入实施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涉及边海走私护私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督促各级党委(党组)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坚决守住祖国“南大门”。

 

  坚定不移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等专题进一步深刻论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要充分认识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重要性,始终把群众期盼作为正风肃纪反腐的发力点,把为民宗旨贯彻到履职责、抓工作、促落实的全过程,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纠正和治理什么,紧盯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紧盯问题易发多发的关键领域,实施“小切口”项目化推进,强化监督检查,着力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项监督”贯通协同,深入整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民生领域“微腐败”,扎实推进医疗卫生、土地利用、粮食购销等领域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贪污侵占、吃拿卡要等行为,推动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让人民群众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


  坚定不移做到纠“四风”树新风并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对纠“四风”树新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内容多次阐述,为新时代深化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要把改作风、树新风作为应变局、开新局的切入点,坚持“抓日常”和“抓重点”,深入开展肃纪清风“十项行动”,综合运用专项检查、明察暗访、廉政提醒等手段精准监督,对隐形变异“四风”问题露头就打、深挖细查,坚决防止反弹回潮。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开展力戒形式主义专项工作,推动“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落实工作,杜绝装样子、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严肃查纠“三不为”等突出问题。要坚持“抓书记、书记抓”和“抓系统、系统抓”,发挥好防城烈士陵园、那良抗日武装起义纪念亭等本地红色资源,同步开展“四风”案例和腐败案例警示教育,加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大力开展清廉机关、清廉学校、清廉企业、清廉医院、清廉社区、清廉家庭、清廉乡村、清廉边疆创建活动,打造一批清廉防城品牌,形成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鲜明价值取向。
  

  坚定不移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作为重要专题,深刻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要准确把握在党的自我革命中的职责任务,准确把握腐败的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趋势,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坚持用“全周期管理”方式反腐败,坚持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推动各项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严肃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坚决查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的腐败问题,着力查处产业园区、工业园区腐败案件,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作者系防城港市防城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