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谈 | 涵养廉洁文化 大力推进清廉玉州建设
廉洁文化建设是丰富政治文化、涵养政治生态的有效途径。玉州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要求特别是《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发挥廉洁文化洗心养正、培根铸魂的独特作用,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推动玉州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高标准推进清廉玉州建设。
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清廉单元”创建重要环节,提升“清廉玉州”建设“软实力”。坚持提升玉州清廉文化的渗透力、教育力、传播力,在廉洁文化“七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基础上形成玉州廉洁文化“十四进”(进班子、进科室、进班组、进职责、进工作、进临时组织、进临时重大项目、进文化墙、进办公桌、进工作证、进工位牌、进党课、进党员之家、进网络阵地),让廉洁文化更加鲜活生动、接地气。围绕“廉洁为基”“公正为魂”“纪律为本”“务实为要”等廉洁文化,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以图片、文字、故事、案例等形式开展廉洁文化“十四进”活动,以特色廉洁文化为载体,不断厚植廉洁根基,让廉洁之风逐渐融合到广大党员干部工作和生活中。独具特色的廉洁文化营造“处处见廉,时时促思廉”的廉洁氛围,润物细无声地提升党员干部廉洁意识,时时警醒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业,为筑牢不想腐的堤坝奠定思想基础。
把廉洁文化资源转化为廉洁教育资源,让廉洁文化震撼人心。一是以案示廉筑牢思想防线。增强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觉,用好用活反面典型警示教育案例,特别是要以身边人身边事,现身说法的形式,让党员干部在生动、形象、直观的“第一现场”,加深对党纪法规、廉洁从业的理解和把握,切实增强廉洁底线不能破、纪律红线不能越、法律高压线不能碰的意识,防止党员干部踩上“地雷”、掉进陷阱,从源头上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二是以责践廉筑制度防线。严管就是厚爱,预防就是保护,制度就是力度。在以案释纪让党员干部知晓哪些“不能做”基础上,还着力教导党员干部“如何做”,进一步扎实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督,依法公开权力运行及办事流程,以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强责任见行动促提升。三是以查促廉筑监督防线。采取专项监督检查、随机抽查和交叉检查等形式,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将柔性的“教育”与刚性的“检查”相结合,刚柔结合形成常态化监督格局,形成高压震慑态势。各类检查是为保持党员干部队伍“肌体”健康,严防精神上的“软骨病”而开展的“政治体检”,也是以祛病疗伤,激浊扬清的有效载体。
加强结合,促进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廉洁文化内容丰富,内涵博大精深,要以构建涵盖面广、思想丰满的廉洁文化体系作为目标,着重加强“三个结合”。一是廉洁文化与清廉单元建设工作相结合,以“清廉单元”创建为切入点,融合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根据不同部门、行业的特点,全面推进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社区、乡村、家庭“七大单元”清廉建设,进一步打造具有玉州特色的廉洁文化标识,串联打磨一条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观摩线路。二是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教育作用和规范作用,打造村级廉政文化宣传阵地,通过设置党风廉政宣传栏、廉政宣传标语路牌、廉政漫画墙等多种形式弘扬良好家教家风、宣传廉政文化,在村内营造了崇廉敬廉的良好氛围。三是与群众生活相结合,举办新时代家风大讨论,邀请老党员讲述自身的奋斗故事,开好家风故事会,将活动办到玉州先贤孝廉、革命先烈故居,让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受到警醒,取得“警示+感染式引导”的效果。
时代在发展,使命在召唤,只有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化廉洁文化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向每个支部和每个党员覆盖,才能打造与现代清廉制度要求相适应、与党员干部职工愿望相呼应的清廉玉州。(作者系玉林市玉州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编辑:黄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