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推行“双月研学”制度 在学思践悟中淬炼履职“内功”
8月30日,梧州市纪委监委召开2022年第一次“双月研学”,委领导班子成员代表和部分纪检监察组、委机关相关部室负责人围绕学习贯彻《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分别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交流发言,既谈学习体会,也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参学人员纷纷表示在观点的交锋与思想的碰撞中找差距、明措施,增强履职担当的政治自觉。
“此前市纪委常委会(扩大)会议集中学习了《规则》,这次研学就是对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集中检验,大家要把问题说出来,把工作思路理清楚,重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这也是贯彻落实《规则》、提升派驻监督作用的关键所在。”在研学会上,梧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蔡可辉表示,对研学中讨论出的工作对策和建议要进行梳理,列出工作清单,抓好学习成果运用。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今年以来,为解决部分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不够高、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不足等本领恐慌问题,梧州市纪委监委践行“学思践悟”这一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学习实效,创新建立了“双月研学”制度,深化以学赋能、以学促干,通过班子带头学、交流研讨学、联系工作学,进一步激发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理论和综合业务学习的主动性,做到“挤”时间学、“钻”进去学,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里形成崇尚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氛围。
“双月研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带头研学,带头学以致用,研学过程中既对纪检监察工作遇到的“疑难杂症”把脉开方,又教大家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推动“研学”与“研习”融合。比如,为解决单个纪检监察组监督力量不足、专业能力不强的问题,市纪委监委建立派驻机构协作机制,在24家派驻机构中成立审查调查突击队、3个监督检查突击队,哪个组有专项监督检查、查办案件需要较多力量,就通过协作机制予以支持。在实施过程中,有的纪检监察组出现“挑肥拣瘦”倾向,申请使用突击队仍习惯原先的单个抽调,没有严格执行派驻机构协作机构规定的整队抽调。
“这一做法纯粹从推进单项工作考虑,不利于对派驻干部的培养锻炼。”派驻机构协作机制协作小组常务副组长、驻市委办公室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岑明芳在研学会上直指问题所在。
随即,与会的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从派驻机构协作机制实施三个月来的工作效果,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再结合学习贯彻《规则》相关条款深入思考的重点,在思想碰撞中达成共识,就是派驻机构协作机制的执行,要对标《规则》,既要推动工作,也要培养锻炼派驻纪检监察干部,会议当场明确,派驻纪检监察组因查办案件、专项检查等需要抽调人员,必须整队抽调突击队。
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该市纪委监委每逢双月安排一次深入研讨交流。在研学前,市委巡察办、机关各部门和派驻(出)机构主要负责人分成三个学习组团,就学习主题先通过个人自学、专题调研等形式,对标对表分析出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在研学中,班子成员听取参学人员围绕学习认知、查摆问题、工作思路所作的发言,一同把研究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落脚点,商讨出解决当前工作存在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在研学后,委机关办公室对发言内容进行梳理,对针对问题研究出来的办法举措,及时明确牵头落实的责任部门,制定“任务书”、明确“时间表”,确保研学成果得到落实。
“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能参加到这次研学中来,不仅深入学习到最新精神和业务知识,也从其他同事破解难题的工作状态中受到很大鼓舞,对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拓宽了工作思路有很大帮助。”该市纪委监委年轻干部梁嘉如深有感触地说。
在该市纪委监委第一次“双月研学”中,特别邀请了若干名年轻干部列席旁听,内容实、效果佳是他们普遍的体会。该市纪委监委强化“传帮带”,把旁听研学作为强化年轻干部教育培养的一个措施,为年轻干部搭建起一个获取知识、获取经验以及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平台,引导年轻干部把心思集中在想事上,把本领体现在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成事上。(梧州市纪委监委)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