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价值遵循,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价值追求。“人民”二字重千钧,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说,“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是掷地有声的宣示,体现着大党大国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彰显着百年大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
要把人民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历史和现实表明,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之所以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在于我们党始终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这使得我们党建党百年来无往而不胜。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党的性质宗旨、党的初心使命决定了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看任何问题、做任何决策、抓任何工作,关键在于人民利益能否得到充分实现、维护与发展,人民的需要是否得到充分满足与实现。
要真心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学习。纵观百年党史,人民就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实践是最大的课堂,要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能者、智者,指的就是人民。只有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我们的事业才有源源不竭的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绝非一路坦途,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所以,我们要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自觉拜人民为师,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与群众打成一片,在风雨中磨砺,在实践中摔打,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力量,遇到挫折能撑得住、关键时刻要顶得住。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并把这一重要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让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
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唯一选择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干”。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振善于作为的精气神,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俯下身子办实事,看看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紧抓什么、推进什么。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我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逐步享受到了乡村振兴发展成果,这一战略,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创新开展专项监督,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持续推动党中央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落实到位。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加深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永远吹冲锋号,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当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更大的勇气继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以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作者系河池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