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凤山县纪检监察干部掀起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热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发行以来,凤山县纪委监委为推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纪委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集中学习等形式,迅速掀起热潮,力求学以致用,把思想收获同纪检监察工作实际相结合,以高质量监督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生动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的重大进展。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我委的重大学习任务。”该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黄玉广表示,不仅要学深悟透,更要联系实际学,切实增强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向纵深发展。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四专题“坚持敢于斗争”中强调“坚定担当责任,不断增强进行伟大斗争的意志和本领”。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向桂萍表示:“通过学习,深感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在纪检监察工作中要以过硬的业务本领、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政治定力,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不断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争做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忠诚卫士。”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该县纪委常委、县委巡察办主任班鸿城说:“作为基层巡察干部,我们要把发现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检验巡察工作成效的标准,从群众心中‘痛点’‘难点’‘堵点’破题,以巡促改,以巡促治,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该县纪委监委派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综合监督县文广体旅局)组长韦荣旻表示:“在日常监督中将继续紧盯我县文化事业的建设发展,督促指导派驻单位做好文化宣传工作,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和英雄的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紧盯驻在单位文化建设重点领域和环节,找准‘关键点’‘薄弱点’‘风险点’,充分发挥好派驻纪检监察组的职能,当好监督‘探头’,落实常态化监督工作,以强有力的监督护航文化建设。”
“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这句话不仅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是折射出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历史担当。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更应该从习近平总书记教诲中凝聚为民办事的力量,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和村‘两委’制度建设,率先垂范,带领驻村队伍和村‘两委’班子,创新思维,转变作风,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群众能自觉参与到村屯建设中来。”该县纪委监委派驻平乐瑶族乡平旺村驻村第一书记韦飞说。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该县乔音乡纪委书记牙翠玉表示:“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情怀,立足岗位实际,深切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全面加强对各项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集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安全生产等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通过一次次监督、一项项整治、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凤山县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