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始终站稳人民立场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凌嘉卫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0日 10:42 打印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专题集中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深刻阐释了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所在,彰显出站稳群众立场、贯彻群众路线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的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小小红船发展到巍巍巨轮,能够在一次又一次的千难万险中浴火重生,根本原因在于依靠了人民,赢得了民心。而正是因为亿万人民群众坚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影响,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新的困难挑战,但在任何时候,党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牢牢根植人民,必须永葆“两个先锋队”本色,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而言,没有比忘记初心使命、脱离群众更大的危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开展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党内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实践一再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想法,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与人民心心相映,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心中装着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能充分发挥14多亿中国人民的磅礴伟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