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谈|以清廉巴马建设助推巴马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韦健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0日 10:19 打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巴马瑶族自治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提出的“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清廉巴马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强化工作举措,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助力乡村振兴。

 

笃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巴马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不断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巴马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自古就是人瑞圣地,清朝光绪年间修订的《百色厅志》就有巴马135岁寿星罗老布的文字记载。1991年国际自然医学会第13次年会认定并宣布巴马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盛名之下,巴马依托生态优势,创造了广西旅游发展史上的“巴马现象”。

 

  近年来,巴马因地制宜,以旅游扶贫为载体,以良好生态为基础,狠抓项目引导,做大特色产业,拉动长寿食品加工业、手工艺品加工业、文化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大发展。

 

  2021年,巴马启动建设了3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进2家工业旅游企业、3家农业旅游园区和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庄建设。启动计划投资3.1亿元建设全县乡村振兴风貌提升工程,推进28公里的高速公路巴马南北互通乡村振兴风貌塑造示范带和“两高两道”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实施赐福湖片区亮化美化工程,对2150栋房屋进行立面塑造。高质量办好巴马论坛,积极谋划举办“世界大健康论坛”“全球饮用水论坛”,全力构建“一核一带一轴四区”全域康养旅游发展格局。

 

  2021年10月,巴马获国家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授牌,成为河池市首次获此殊荣的县,也是广西2021年唯一获命名授牌的县,荣登“2021中国康养百佳县市”榜单第三名;10月12—14日,第四届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在巴马举办;10月23—24日,首届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大湾区高峰论坛在巴马举办。

 

  2021年,全县接待游客约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9.29%,实现社会旅游总消费80.87亿元,同比增长21.4%。巴马旅游产业态势因山清水秀生态文明而持续向好。

 

以精准监督守护绿水青山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党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担负着“两个维护”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巴马县纪委监委深入学习党的六中全会精神,将全会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属性,在推动巴马生态文明建设中,立足巴马生态第一品牌,围绕“生态宜居”目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巴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盘阳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巴马瑶族自治县长寿资源保护条例》等实施与执行,狠抓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执纪问责,为精准监督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021年,巴马县纪委监委对中央第七生态环境督察组交办件问题清单办理情况跟进监督7次。持续压紧压实各党委(党组)、政府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监管责任,运用监督执纪问责利器,纠治在非法采矿、滥砍滥伐、“两违”、水源污染等破坏生态环境中监管不力、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持续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问题深挖细查。年内共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作为、慢作为等违规违纪问题立案查处27人,其中对未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查处非法盗卖矿产资源行为的国家公职人员立案查处8人。

 

以铁的纪律护航绿水青山

 

  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巴马县纪委监委以全会精神为行动指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守护好巴马良好生态,擦亮生态文明这一块牌子,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用铁的纪律护航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生态文明泽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实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坚持把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落实情况作为日常监督、巡察监督、派驻监督的重点内容,扭住主体责任“牛鼻子”,督促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主管领导履行“一岗双责”责任,把责任传导给全体干部,压实责任链条,以党纪法规的刚性约束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落地落实。紧盯“关键点”,瞄准环保项目、环境污染防治、环保设备采购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环节,强化监督检查,努力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体系,切实做到严防源头、严管过程、严惩恶果。强化警示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增强防范教育实效性,让领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引导全社会勠力同心,凝聚推动绿色发展的巨大合力,不断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2021年,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共对违反生态公益林保护、水源地保护工作纪律等问题立案查处12人;对参与“两违”建设人员及对“两违”监管不力的干部立案查处7人,持续以铁的纪律保护好巴马“生态长寿”这个最好优势和最大品牌。

 

以风清气正涵养绿水青山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风清气正涵养绿水青山,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政治生态净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海晏河清的日子里享受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让党员干部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助推清廉巴马建设。

 

  当前,巴马县研究部署实施了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推动“城新乡美村治屯变民富”行动,这是推动巴马成为河池副中心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和广西生态优势转换排头兵,成为干净、整洁、美丽的旅游城市的系统工程,是推动城乡融合、三产融合的主要载体,是推动“四百四带”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以干部作风大查摆大整治活动为契机,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尸位素餐、不想干事,精神萎靡、不敢担当、粗枝大叶、不负责任,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因循守旧、不思革新,慵懒散拖、不讲规矩,小成即满、不求上进,虚假浮躁、不讲真话等“八弊”顽疾,在全县上下树立攻坚克难、奋发进取、敢闯敢试、赶超跨越的新风正气,营造干部敢冲敢闯敢拼的干事创业环境,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推进“城新乡美村治屯变民富”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助推巴马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以更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者系巴马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