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县:靠前监督 走好防汛工作的“先手棋”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覃玲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8日 17:29 打印

  “你们这个项目工地基坑周围挡水墙不闭合,现场堆土超高存在防汛安全隐患,请立即整改。”5月13日,大化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防汛督查组在县内某综合楼建设项目工地开展防汛安全督查时,发现存在防汛隐患,督促工地负责人立即整改。

  

  进入汛期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积极拧紧责任链条,通过“室+组+地”联动机制,组成多个防汛督查组,深入各项目工地、各乡镇一线,就防汛工作开展督察检查,重点围绕物资储备、应急预案、值班值守、领导带班、作战演练、防洪调度管理等开展监督检查,不断压紧压实防汛工作各方责任。

 

  督查组在乡镇督查时,对地质灾害点进行实地查看,详细了解灾害点地质地貌、影响范围,是否存在山体崩塌、滑坡等隐患情况。要求乡镇相关负责人带队开展地毯式巡查排查,通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实地勘察,结合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实际情况与威胁程度,现场分析研判,设立好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和警戒线。

 

  “老乡,你知道家附近有哪些泥石流、滑坡的风险点吗?如果发生险情,知道如何撤离吗?”在一些灾害风险防范区,督查组入户走访,与群众详细交谈,了解其对于防汛避险知识的知晓程度。

 

  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督查组发现,有些户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对于防汛避险都不太了解。有些老人腿脚不方便,一旦遇到险情,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撤离也成为一个难题。

 

  “疏散转移预案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经得起实践考验,风险防范区的村民户数和人数是多少,其中老人和小孩有多少人?如果发生险情,如何撤离,往哪里撤离,尤其是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如何快速撤离,由谁负责他们的撤离,这些都应该在疏散转移预案中体现出来。并要加强演练,让群众熟悉撤离的路线和避险点,确保群众安全转移免受灾害。”督查组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一些乡镇防汛“症结”所在,要求乡镇相关负责人立即整改,研究好、落实好疏散转移预案。发生险情时做到应转尽转,做到工作不留死角,隐患对象不遗漏,并做好安置点内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和科学防范,确保安全度汛。

 

  汛期,该县纪委监委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坚持监督执纪问责与防汛救灾工作同向发力。对群众反映的防汛工作失职失责等问题,及时反馈相关责任单位立即整改,并启动速查快办机制,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在防汛救灾工作中擅离职守,临阵退缩,推诿扯皮等问题。对贪污、挪用、截留、挤占防汛资金和物资的,坚决依纪依法从严查处。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对典型问题一律予以通报曝光。

 

  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共开展防汛督查检查20余次,发现问题12个,已全部整改到位。(大化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