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古代清官廉吏|李治泰:为官耿直 清廉为民
李治泰,原籍北流陵城,字熙载,号辅亭。乾隆年间进士,曾任江苏盐城知县、扬州府同知,为官清正廉洁、一心为民,深受百姓爱戴。
家风严谨,勤学苦练。李治泰出生于书香世家,所在家族南门李是北流的一个名门望族,也是家规家训极严、家风极好的家族。李治泰自小在严格的家庭教育中成长,养成了爱好读书、刻苦做学问的好习惯。平时在诵读诗书与经史著作之后,就潜心练习文章写作和书法。因深受祖辈影响,李治泰还喜欢习武,并练就了一身威严正气。由于李治泰精读苦学,腹藏诗书,一路过关斩将,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成为庚子科进士。
为官耿直,清廉为民。中进士后,李治泰被钦点为江苏盐城知县。在任期间,李治泰治县有方,很快对全县辖区进行了一番调研,然后结合实际清廉施政。兴水利、减捐税、惩腐败、问疾苦,每项工作都以实现和维护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疏解百姓的难点、堵点、痛点,特别重视民生福祉。“实心实政,百姓戴之。”政绩卓著,有口皆碑。因政绩突出,后来调署扬州府同知。在任职同知的任上,李治泰对郡守为政以利一己之私深感不满,耿直地提出反对意见,致使与郡守不睦。因屡遭排挤,李治泰不愿卑躬屈膝,遂告终养。
力行教育,潜心撰志。回到家乡北流后,李治泰致力于家乡的教育事业,应聘为叠掌铜阳书院、紫泉书院和绣江书院等多所书院的老师,在北流、玉林、容县之间巡回讲学。除了教授学业外,尤其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培养了一批知识渊博、品德优良的学子。“生徒悉重学行,由科甲登仕者数十人。”他教的学生,有很多都在科考中金榜题名,其中获得功名者有数十人之多。除了倡导教育之外,李治泰还十分重视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于嘉庆丙子年间,倡议编辑了《北流县志》,书中收录了很多史料,如今成为北流后人了解本地历史的重要书籍。(北流市纪委监委整理)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