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谈|“四廉共建”打造“清廉武宣”金色名片
推进清廉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自治区党委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清廉广西建设的意见》,对推进清廉广西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武宣县委切实扛起政治责任,以开展“作风能力建设年”为主要切入点,认真抓好“清廉广西”各项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武宣县纪委监委以“四廉共建”为抓手,致力把“清廉武宣”打造成为“绿水仙城·大美武宣”的金色名片。
狠抓责任落实“治廉”,促进政治清明。武宣县委始终坚持政治首位、深化政治监督、落实政治责任,推动高质量监督检查,推进“三大振兴”,坚决纠正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自觉、不坚定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落实“第一种形态”主体责任和“十必谈”工作要求,深化对各乡镇、各部门党委(党组)“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日常监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清廉武宣”建设作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载体,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推动“两个责任”落实,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营造“绿水仙城”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实现政治清明。
狠抓权力监督“护廉”,促进政府清廉。聚焦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存在的风险漏洞,深入开展招投标领域问题专项治理,推动职能部门加强对评标评审专家、招投标代理机构监管,防止暗箱操作,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坚持不懈抓好重大事项决策可追溯机制的贯彻落实,强化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涉农涉粮领域、“乡村振兴”成员单位、教育卫生系统等部门、领域及岗位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创新“办不成事窗口”和“一码查询”机制,开展“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标兵”及“群众不满意窗口”评选,持续开展窗口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深化“风腐”一体纠治,聚焦“六种问题”,实行“三个必查”,集中整治“股长现象”,严查在行政审批、为民服务等方面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统筹好各方面监督力量,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贯通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推动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实现政府清廉。
狠抓教育监管“育廉”,促进干部清正。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强化干部作风能力建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警示教育,严格落实新入职人员、新提拔人员“新兵连”“廉政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制度,落实县、乡党政“一把手”上讲台“2+1”讲课机制。加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堤坝,严防违规吃喝、滥发津补贴福利、得过且过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回潮。加强明察暗访,对顶风违纪问题露头就打,持续传导严的信号。以开展“作风能力建设年”为契机,大力整治“躺平现象”,给“躺平机关”发黄旗,对相关领导干部给予约谈问责,坚决整治“拖、等、推”等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问题。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促进党员干部勤勉尽责、担当实干、廉洁自律,实现干部清正。
狠抓移风易俗“润廉”,促进社会清朗。营造浓厚氛围,动员全社会参与,明确责任分工。将红色资源与廉政教育深度融合,深入开展“讲好廉洁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扎实开展清廉示范创建活动,大力选树和宣传清廉建设先进典型,勤廉兼优先进个人、最美家庭。发挥各类创建导向作用、党员干部引领作用,倡导文明节俭办婚丧,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等不良习气,建设文明乡风,促进乡村振兴。充分调动全社会激浊扬清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县党政领导负总责、牵头单位统筹协调、各乡镇各部门合力负责,全面创建清廉机关、清廉企业、清廉学校、清廉医院、清廉乡村、清廉家庭,形成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鲜明价值取向,实现社会清朗。(作者系武宣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