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我是“宣传员”和“监督员”不是“情报员”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黄海萍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1日 17:06 打印

  “欢迎大家加入纪检监察大家庭,新的职务、新的岗位、新的起点,为纪检监察新兵起好步、开好局、履好职、尽好责奠定坚实基础。你们要始终践行‘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理念,严守纪律规矩,忠诚干净担当,把握新时代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使命……”良庆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在迎新会上说的话,至今还记忆犹新。

 

  2018年2月,根据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工作需要,我从良庆区检察院转隶到良庆区纪委监委工作,成为纪检监察战线上的一名“新兵”。转眼4年过去了,如今也成了委里年轻的“老同志”。

 

  正人者必先正己,律人者必先律己,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经得住考验,耳朵听得进、心里忍得住,敢于监督、敢于负责、敢于担当。

 

  今年3月初,在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小给我打来电话:“萍姐,我被暗访组查到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把公车开到市里买东西,你能不能帮我看看是哪位同志来检查,请你赶紧帮我疏通,无论如何都要帮帮我,要不然脸就丢大了。”

 

  我是听明白了,他想让我给暗访组的人员“说情干预”。我心想,和发小关系这么“铁”,不帮这个忙好像真不通“人情”,传出去会说自己不给熟人“办事”。但是,帮他办了事又违反组织原则。该怎么办?当时心头阵阵发紧,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当即回绝了他,并强调这违反工作纪律,就算没有检查组检查,也要严格自律,不能公车私用。

 

  嘟嘟嘟……发小在挂电话前,满腹抱怨地说了一句:“白认识你了,关键时刻都不帮,井水不犯河水,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几天前,下了班后突然接到在街道办工作的初中同学打来的电话,拐弯抹角说了半天我才明白,原来她刚从村委调入街道办工作,想托我送点土特产还有礼品、礼金给街道领导。我当时就告诉她这个忙我帮不了他,并叮嘱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最终所有的付出一定会有所回报,所有的耕耘一定会有所收获。

 

  平日里,也有不少这样“求帮忙”的事。有希望我提前透漏暗访内容和时间的,也有希望通过我了解举报人情况的,甚至有打听被调查人处理结果的,都被我一一拒绝了。“调到纪委监委后保密工作做得好嘛,做到了‘一问三不知’,人也清高了,真是铁面无私、不讲情面了!”成了很多人对我的评价。

 

  难道在纪委监委上班就真的再也不能给别人“帮忙”了?不是的!现在我主要从事宣传教育工作,还真有能够帮上大家忙的,比如在我的微信朋友圈、QQ群里,经常会转发对党规党纪的解读、纪委查处的典型案例等,用“纪言纪语”讲好廉政故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正能量、教育和引导并随时对同学、好友、家人中的一些不当言行和苗头性的问题进行提醒,成了大家的“宣传员”和“监督员”。

 

  大家都说:“有阿萍这个朋友在纪委工作挺好,有把握不准的事情随时可以咨询,以免‘走错路’。”

 

  我认为,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现错误倾向和苗头性的问题能及时去提醒纠正,起到“宣传员”和“监督员”的作用,比做酿成大错后乱打听、替说情的“情报员”更为必要。(南宁市良庆区纪委监委)

编辑:刘亭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