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慈子孝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林柏江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09日 15:13 打印

  在中医药宝库中,有一味跟“母亲”密切相关的中药——益母草。《本草纲目》记载:“此草及子皆充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之称。”

 

  民间认为,益母草是懂得“报恩”的良药。在众多的民间传说中,茺蔚“寻草救母”就是流传甚广的一个:有一位叫茺蔚的小孩,他的母亲在生他时落下了“月子病”,久治不愈。小茺蔚懂事之后,床前床后,端茶送水,非常孝顺。眼看着母亲的病越来越重,于是他就外出为母亲问病求药。有一天晚上,他借宿白庙,庙内老僧见他救母心切,便送了他四句诗:“草茎方方似黄麻,花生节间节生花。三楼黑子叶似艾,能医母疾效可夸。”小茺蔚跋山涉水,终于在河岸边找到了这种茎呈四方形,节间开满紫红色小花,结有黑色三菱形小果实的植物。母亲服用后不久,多年的沉疴竟痊愈了。小茺蔚又把这种草药介绍给其他患“月子病”的妇女,也都收到了很好的疗效。由于这种草是茺蔚为医治母亲的病而找到的,且有益于妇女,于是人们就把它取名益母草,它的种子就叫作茺蔚子。

 

  从春秋时代《诗经•小雅》的“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到唐代孟郊《游子吟》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母亲,歌颂母爱,是历久弥新的话题。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也即成语所说的“母慈子孝”,自古以来就为人们交口称颂。

 

  汉代《列女传•母仪传》记载:齐宣王的相国田稷子,接受了下级官吏的贿赂,拿回家交给母亲。他母亲非常生气,说:“士应当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使自己的行为高洁,不苟且贪求。一个品德高尚的士人应该不想不义之事,家中应该不收无理之利。现在国君把治理国家的重任交付给你,你应该精忠报国,感谢君恩,不应该贪求不义之财,做违心之事。你只有为政清廉,办事公正,才能一生通达,没有祸患。而你现在却上欺瞒国君,下有负于百姓,更忘记了平时我对你的教诲,你做臣下不忠,做儿子不孝,实在让我痛心啊!”在母亲的劝说下,田稷子将金子退回,并立即入宫向齐宣王请罪。宣王深为感动敬佩,下旨免田稷子的罪行,请他继续担任相国,并以千金赏赐田稷母,诏令全国学习田稷母廉洁清正、教子有方的高尚品德。

 

  细细品味田稷母“责子言”这则古代家风故事,就是到了今天,党员干部依然能从“母慈子孝”中感悟到一个为官做人的硬道理,那就是品行高洁、为政清廉,这既是慈母对子女的殷切期盼,也是党员干部能给母亲最好的安慰和最大的孝心。(梧州市纪委监委)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