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较真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覃玲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7日 15:59 打印

  “不就是上班迟到一会儿,有必要这么较真吗?”

 

  “不就是开会玩了一下手机,有必要这么较真吗?”

 

  ……

 

  自从大化瑶族自治县开展作风大查摆大整治活动以来,开始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尤其是四月开展的一系列干部作风整治突击检查,严查会风、上班作风纪律,让一些平时纪律松散的干部措手不及,被约谈提醒。县纪委监委的公众号、县宣传部的公众号都纷纷跟进突击检查的进展和结果。尤其是关于上班、开会纪律的新闻报道的点击率已破3万人次,大家纷纷留言转发,干部作风建设一时间成为了日常聊天中频频出现的词语。而随之一起出现的另一个词语是——“较真”。

 

  胡适笔下的一篇寓言故事里,有一个“差不多先生”,他喜欢以“差不多”为口头禅,经常将“凡是只要差不多,就好”挂在嘴边。揆诸当下,在干部队伍中也时常能听到这样的话:“别那么较真,差不多就可以了!”对于干部作风建设,“走过场”“说空话”,认为日常的上班纪律和会风会纪问题都是习以为常的“小事”,认为一些小错小恶不必太较真,不必去“小题大做”,结果时间久了作风建设越来越差,作风问题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对党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的积弊已久,已成陋习。要想取得作风建设的明显改善和不断进步,逐步构建风清气正的工作格局,就要有较真碰硬的精神。这里的“较真”并不是“钻牛角尖”,也不是“抬杠”,更不是“争强斗狠”,而是一种不解决问题不撒手的执著态度、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处事行为。只要是作风问题,无论何事,都要一抓到底、一查到底、一管到底。实践证明,一些看似不好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纸老虎”,一较真就能解决和破解。我们要克服“差不多先生”和“老好人”思想,要时刻念响“紧箍咒”,敢于较真碰硬,不畏亮短揭丑,不惧猛药去疴,不惜壮士断腕,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从根本上解决作风建设“严不起来、实不下去”的问题。

 

  犹记得有一则寓言故事叫《我要的是葫芦》,说的是一个种葫芦的人,一心只想要葫芦,却对叶子上的蚜虫视而不见,最终葫芦全都掉在了地上。党员干部就好比葫芦藤上的叶子,干部作风问题,正如叶子上的蚜虫,短期内看似不痛不痒,如不抓早抓小,放任不管,只会让“蚜虫”横行,将叶子啃食个精光,造成葫芦“落地”的下场。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腐败往往是“四风”从量变转为质变的结果。不拘小节,终累大德。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一些由风变腐、风腐一体的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训,时刻警惕由风及腐的现实风险和严重危害,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砥砺品质,严守规矩、不逾底线,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干部作风建设,要从“关键少数”严起。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带头转变作风,敢于较真,带头拿自己开刀,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自身硬了,才有斗争的底气,教育和帮助别人才能让人服气。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级做给一级看,以此形成“头雁效应”,才能让干部作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扎实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取得积极效果。(大化县纪委监委)

编辑:杜建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