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县强化“监督+服务”助力打好粮食生产“第一仗”
“感谢县纪委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今年春耕的化肥我们不用愁了!”4月24日,东兰县巴畴乡安桃村的监测户韦礼科开心地领到了县纪委监委赠送的“爱心肥”,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当天,东兰县纪委监委到巴畴乡开展“捐赠农资援春耕行动”,为61户监测户捐赠春耕化肥共6100斤。这是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助力困难群众春耕生产的真实写照。
东兰县纪委监委到巴畴乡给困难群众捐赠化肥。(莫宏峰/摄)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监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稳定粮食生产,守好“振兴粮”,护实群众的“米袋子”,成为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年度重点监督工作之一。
“我们以‘室组地’联动监督为抓手,聚焦春耕备耕物资供应、农业技术指导、惠农政策落实等情况开展靶向式监督、跟进式推进,确保取得实效。”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叶柳艳说。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通过抢抓农时、保面积、保产量等,多措并举抓春耕生产,确保疫情防控不松动,春耕备耕不误时,全力打赢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
“为让群众买到合格、放心的农资产品,我们对全县27家农资经营店进行了全面走访,重点检查经营资质、进货渠道、进货台账、产品质量等情况。”县市场监管局局长韦凤介绍,该县净化春耕农资市场,切实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为春耕生产撑起了坚强的“保护伞”。
该县纪委监委驻县政协纪检监察组还督促驻在部门积极与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进货查验”“进销台账”等制度,发放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资料1.2万份,引导农资经营户合法经营、诚信经营。
“你们速度快点哦,等下插完这块田,还要赶到巴畴村,那里有2户监测户缺少劳力,忙不过来……”在巴畴乡安桃村田地里,县纪委监委驻安桃村第一书记韦联杨鼓励队员们加快插秧速度,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为民办实事。
连日来,村民们忙着下田劳作,该县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志愿者们也没闲着,纷纷撸起袖子,挽起裤脚,俯身弯腰与群众一起抢抓农时。“红色”的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这一抹红成为春耕生产中最亮丽的色彩,交织成一幅“干群齐心闹春耕”的暖心画卷。
东兰县武篆镇巴学村稻田里葱葱郁郁,远观如一条柔软清新的“绿毯”。(韦彩归/摄)
为打好今年粮食生产“第一仗”,在以监督检查“助威”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紧紧抓牢抓好“靠前服务”这根主线,组织纪检监察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志愿者们下沉一线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物资、送帮扶工作,为春耕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员到我们村现场指导,为墨米产业的发展‘加油充电’,墨米丰收有谱!”说起今年的春耕情况,武篆镇上圩村村委委员梁凤飞喜笑颜开。
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该县农业部门组织农技人员,成立“科技服务送上门”小分队,深入全县14个乡镇,走进田间地头,向群众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点、良种良法、病虫害防治等服务工作,帮助农民打好春耕备播仗,深受群众欢迎。
“从农资备耕到敦促播种,再到技术指导,镇纪委全程跟进监督,不误农时保春耕。看,这片苗子长势多好!”武篆镇巴学村党支部书记黄裕德望着眼前953亩的田地里,只见一排排葱葱郁郁的秧苗整齐地站队排列着,稻田里不时漾起阵阵“碧波”。他告诉县纪委监委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的工作人员,村民们对今年的收成信心满满。
数据统计显示,目前该县已经完成早稻播种2.441万亩,超额完成2.44万亩播种任务,顺利实现粮食生产首仗“开门红”,全年粮食生产开局良好。(东兰县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