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绥: 持续监督 促进村集体经济首季创收同比增长21%
“我们村猪肚菇产业今年一季度加工销售收入10.8465万元,今年收入预计有50万元。”面对扶绥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的来访,该县中东镇维旧村党支部书记周海明感激地说。
维旧村是扶绥县远近闻名的边远山村,距离中东集镇30公里,全村311户1108人,耕地面积1500亩,山多地少、满山遍野的竹林是该村的特点。为发展村集体经济,2019年8月,该村决定走“靠山吃山”的路子,多方筹集资金100万元,利用村里闲置空地,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设竹鼠养殖基地。
2020年8月,由于疫情影响,全面禁止养殖野生动物,维旧村养殖竹鼠也在禁止之列,面对如此形势,该县纪委监委专门派出监督检查组前往维旧村,监督检查村集体产业发展状况。
对于养殖了一年的竹鼠,刚开始有起色,该村“两委”左右为难,见到督查组到来,都不避讳地诉苦。督查组一边向他们做政策解释,一边与他们分析研究如何解决产业发展难题。
根据村情,结合形势,决定依然利用当初的厂房,将竹鼠养殖改成种植猪肚菇,县纪委督促镇政府安排好养殖竹鼠补偿费,并协助村委向乡村振兴局等部门申请乡村振兴产业扶持资金;驻村工作队负责协调联系公司,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
经各方协同努力,该村猪肚菇种植基地于2021年初正式投产运营,2021年仅猪肚菇这一项产值达20多万元;今年一季度猪肚菇经加工烘干后销售收入10.8465万元。
维旧村集体经济增收是该县纪委监委持续跟进监督,促进村集体产业增收创收的一个具体事例。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去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将各乡镇各职能部门扶持村集体产业发展情况列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监督内容,持续跟进监督,督促乡镇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在发展村集体产业上履职尽职,推动村集体产业做大做强,让村集体“钱袋子”鼓起来。
在该县纪委监委持续跟进监督下,各乡镇、各职能部门主动作为,有力推动该县村集体产业实施“五个一批”发展模式,多渠道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今年一季度,全县11个乡镇136个行政村(社区)均有收入,总收入达360万元,同比增长21%。
为确保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该县纪委监委以县乡纪委为督导主体,发挥村级纪检监督小组“前哨”作用,打造“县乡村”三级村级监督梯队,紧盯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通过现场监督工程、认真核查账目、及时公示公开等措施,督促村“两委”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将监督作用发挥到关键部位。
在下沉监督中,督查组还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变化、资金收支等方面向不清楚的群众解释,针对出门在外的群众,则督促村干部在村民微信群及时推送信息,既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又引导群众参与共同监督。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组织开展村集体经济监督检查3轮次,发现相关职能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9个,责令立行立改7个,限期整改2个,并对履行不力的相关单位“一把手”约谈提醒5人,强化压力传导,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稳增收。 (扶绥县纪委监委)
编辑:吴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