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救命的救助金到账了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韦睿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6日 09:05 打印

  “感谢你们,目前救助金已经到账了,真是帮了我们大忙。”近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堂八村村民谭大姐向电话回访的县纪委监委干部表达了谢意。

 

  事情源于一个群众的举报。近日,有群众举报,下南乡堂八村村民谭大叔因突发脑梗死昏迷住院后,其家人帮助其申请民政临时救助时,下南乡民政办主任莫某某存在故意刁难的行为。群众利益无小事,环江县纪委监委立即成立核查组,奔赴下南乡寻找相关人员了解情况。

 

  据谭大叔的侄女谭大姐介绍,谭大叔是一人户,未婚未育未领养子女,以在家务农为生,其于4月9日晚在家中突然昏倒在地,后被邻居发现,紧急送往河池市中医院进行抢救,被医生确诊为大面积脑梗死。当晚进行手术后,治疗费用已达2万余元,且后续需要人全程护理,开支很大。于是,谭大姐电话联系了下南乡堂八村村委相关负责人,请求村委帮助谭大叔向下南乡民政办申请民政临时救助。

 

  期间,谭大姐也上网了解到民政部门有“先救助后审批”的急难型救助,并电话向下南乡民政办主任莫某某了解政策的真实性,得到的回复是需要走流程,得核实事情真假以及申请人的财产状况。“莫主任告诉我整个流程下来比较麻烦,时间也比较久,跟我网上了解的政策不一样。况且这笔救助金是救命钱,我叔叔等不起啊。”谭大姐向核查组抱怨道。

 

  下南乡堂八村村委负责人也证实了谭大姐的说法。因堂八村后援帮扶单位为县民政局,在4月12日与莫某某入户核查后,该负责人曾向驻村第一书记了解急难型救助政策情况,得到的回复是急难型救助按照“先救助后审批”的方式,无须事前进行财产检索。“我把得到的回复向莫主任转达,但莫主任仍然坚持做财产检索,并告诉我必须按照他的工作原则进行,不然谁都承担不起这个责任。”该负责人愤愤不平地向核查组表示。

 

  随后,核查组也向县民政局了解急难型救助政策相关情况。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时救助审核认定操作规程》之规定,临时救助分为急难型救助和支出型救助。急难型救助对象包括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可能危及群众生命或身体健康,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或无法改变的严重后果,需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家庭和个人。且急难型救助按照“先救助后审批”的方式,实行容缺救助,整个过程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

 

  “急难型救助的政策你了解吗?为何不按政策办事?”

 

  “我承认,我确实对急难型救助相关政策不大熟悉,才引起群众对我的不满。”

 

  ……

 

  经核查,莫某某在对急难型救助政策不熟悉的情况下,与群众沟通言语不当,引起群众误解和不满,存在业务不熟和作风不实的问题。随后,环江县纪委监委要求下南乡纪委介入此事,督促下南乡民政办按照政策要求,尽快办理谭大叔急难型救助申请。4月13日下午,一笔18240元的救助金汇入了谭大叔的账户,为其解了燃眉之急。

 

  “不担当、不作为属于‘八弊’顽疾,反映出了你的工作作风存在问题。希望你引以为鉴,在日后工作中加强业务学习,多考虑群众实际困难,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事后,下南乡纪委约谈了莫某某。莫某某也深刻反思了自身过错和工作失职,并承诺吸取教训,把群众利益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