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姜”爱心传递
“桄榔飘香尼来啰,沙糕棕耙尼来啰,甘蔗甜甜尼来啰,尼来啰!尼来啰……”近日,我和同事走在崇左市龙州县上降乡纯仁村的田间小道上,远远就耳闻目睹了村民曾宗渺一边干农活一边大声地唱着龙州特有的山歌,五音不全的调子逗得坐在旁边的老伴苏雪春哈哈大笑,也把前来回访的同事黄奎元逗乐了。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的帮忙,我这几千斤的生姜就要烂在地里面啦!”看到我们,曾宗渺连忙停下了手中的农活,和我们拉起了家常。
“原来这块地就是种生姜的,现在要重新翻起来,打算种冬瓜和豆角,两个月后定能卖个好价格!”曾宗渺笑着和我们说道,一旁的老伴苏雪春也笑着不说话。
看到曾宗渺夫妇开心的样子,我们由衷感到欣慰。
事情还得从一个月前说起。
“我们村种出来的生姜近期没人来收,如果烂在地里损失就大了,请你们帮忙想想办法帮帮我们啊!”3月23日上午,刚刚到办公室的黄奎元就接到了上降乡纯仁村群众反映生姜滞销问题的电话。
民之所盼就是政之所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纪检监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此,县纪委监委立即组织人员深入纯仁村了解情况。经了解,纯仁村与凭祥接壤,往年种植生姜都是销往凭祥。但是,面临当前严峻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各交通干道疫情防控检测卡点对蔬菜销售和流通造成了一定影响,生姜无法销往凭祥。
“如果不及时挖出来,生姜会慢慢烂在地里,造成损失。部分脱贫户就有可能存在返贫的情况,比如,曾宗渺是听力三级残疾,妻子苏雪春是视力一级残疾,2个女儿在外务工,他们家有3000多斤生姜要等着销售。初步估计,该村就有近2万斤生姜出现滞销情况,价格才1.5元一斤……”
3月23日,黄奎元特意建了一个爱心认购接龙群,并把信息发到群里,“吆喝”了起来,当起了“宣传员”,一时间朋友圈内“带货”氛围浓厚。
爱心认购接龙群,得到县纪委监委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10斤、20斤、30斤……仅1个小时,干部职工就认购生姜1150斤。同时,纪检监察干部还主动联系县城生鲜店,将爱心传递、牵线搭桥。仅两天,纯仁村2万斤生姜已全部被订购。
“群众利益无小事,能帮就帮。”
“生姜价值虽然不高,但大家对农户的爱心无价。”
“帮助农户顺利开展春耕生产,也为乡村振兴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
4月10日上午,当县纪委监委的同事们拿到了购买的“爱心”生姜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龙州县纪委监委坚持以深学促实干,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通过一系列立足实际、服务群众的有力举措,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龙州县纪委监委)
编辑:吴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