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四月,正是读书好时节
4月23日,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并强调,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书香四月,正是读书好时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就是在智慧世界里的一次次旅行,在知识海洋里的一次次遨游。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
阅读,可以探索世界,让眼界变得辽阔。博览群书,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通古今中外五湖四海。阅读,让我们可以走进历史的殿堂,可以漫步自然的沃野,可以遨游文学的海洋。阅读历史,先哲穿越时空,一睹孔子的渊博睿智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阅读经典,世界款款走来,领略林肯的伟大善良和莎士比亚的泉涌文思;阅读诗词,邂逅文字的浪漫,展现鲁迅的弃医从文和毛泽东的豪情壮志。
科学家牛顿深入研读《光学》《几何学》《天体运行论》等科学书籍,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马克思花了25年时间,阅读1500多种各类书籍、文献资料,写出《资本论》,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屈原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在山洞用了3年熟读《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司马光天天早早起床读书,警枕励志,坚持不懈,写出了《资治通鉴》。
阅读,还可以陶冶性情,涵养浩然之气,像是一场自我内心的修行。你读过的那些书,如同一轮明月,能够照亮你心里的暗路,让你在兵荒马乱的日子里,也能安顿好自己的心。焦虑不安时,阅读能抚平烦恼;迷茫彷徨时,阅读能指明方向;忧伤愤怒时,阅读能开怀释然。阅读会带你横渡万丈迷津,在这个纷扰的世间,寻找到安放心灵的一方天地,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与他的阅读息息相关;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国家的未来走向、社会的精神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时说,人民群众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他形象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古今中外的发展历史都在证明,国民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仰赖于我们有着丰富辉煌的文化养育,如孔子《论语》的仁爱精神,《庄子》的超然人生态度,杜甫诗歌的爱国情怀等等。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生生不息、不断壮大,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璀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后人阅读代代相传,不断锻造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精神。
阅读,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崇尚全民阅读,才能让民族的发展保持生命的活力,才能提升国民素质,营造文明氛围,发展先进文化。
时代在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我们必须唤起读书激情,倡导全民阅读,多一点书卷气,让读书成为时代风尚,让中华民族精神厚重起来、深邃起来。
身为战斗在守护政治生态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熟读政治理论,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时也要熟读纪检监察专业知识学习,通过阅读,掌握法律、经济、社会、哲学、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熟悉新业务、掌握新知识、进入新角色,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让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落到实处。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坚持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红色家规》,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的家风,树立起治家意识,建立正确的亲情观,筑牢家庭防线,弘扬良好家风;阅读《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读本》,通过一个个违规违法案例,警示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违规违纪违法等突出问题,在自警自律中提升防腐败的能力;阅读《传承——我亲历的中央纪委故事》,学习一代代纪检监察干部坚守责任、坚持原则和担当作为的优秀品质,向优秀前辈看齐,继承光荣传统,接过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接力棒,将好的作风、好的方法带到具体工作中,坚持高标准,守住底线,催马扬鞭,反腐倡廉,利剑高扬,努力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今天,让我们择一席静地,捧一本好书,在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和亲自推动下,轻声朗读,感受文字给予我们的力量,享受一段缱绻惬意的好时光,让神州大地弥漫着浓厚的书香气息,让精神之花繁茂芬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大化县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