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比金子还重要
4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时指出:“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面系统阐述了面临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严肃挑战,和衷共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信心。
去年4月25日,正在桂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在参观参观“血战湘江突重围”展陈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是理想信念。”总书记的讲话告诉我们理想信念的宝贵。无论个人还是党和国家,前进的道路都不会一帆风顺,都会有各种风险挑战。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是什么让红军战士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杀出血路、走向新生。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才能保持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
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历史,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不惜流血牺牲,一代一代接续奋斗,靠的就是理想信念支撑。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许多人并非出身贫寒,却义无反顾选择遍布荆棘、颠沛流离、随时牺牲的人生道路,都是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源于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曾是生活优裕的大学教授,但他坚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为救国救民从容走向绞刑架。1935年8月,方志敏在就义之前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这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近百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充分表明,李大钊为之奋斗的理想和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早已变成现实并且不断续写新的辉煌。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走向胜利的法宝。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从弱少到逐步发展壮大,在腥风血雨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不管是出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支持。”“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优厚待遇,义无反顾回到百色投身家乡建设,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周末回到老家探望病重的父亲后,连夜返回驻点村,途中不幸遇难。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批示“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信心比金子还重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经济形势与疫情冲击相交织叠加的影响,2021年11月16日,党的第三份重大历史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号召全党,必须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做到难不住、压不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回看曾经的风风雨雨,我们应变局、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开新局,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难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树立信心、坚定决心,我们就一定能够谱写好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壮美广西的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建党百年凝练的成功经验和科学理论指引,中国号巨轮就一定能够在伟大复兴的航程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桂林市纪委监委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