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县监督护航“致富猪” 助力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陈丽娜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2日 10:27 打印

  “相关部门是否到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当前企业发展存在哪些困难?”

   

  “农业农村局前两天来检查过了,还派技术人员对生猪防疫、养殖加工、粪污处理等方面进行了业务指导和培训……”近日,陆川县纪委监委专项督查组来到广西神龙王集团陆川土猪有限公司,就陆川猪产业的政策落实、补贴奖励、资金项目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了解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需求,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陆川猪是全国八大名猪之一,是陆川重点龙头农业产业,也是陆川确定的“5+2”特色产业的首选产业。去年以来,陆川县纪委监委紧盯陆川猪特色广西农产品优势区项目,采取精准监督、重点突破的办法,开展“135”专项监督行动(即“紧盯一个陆川猪产业,压紧专班监督、单位主体、派驻机构监督三方责任,把准政治、日常、专项、纪律和巡察五条监督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为推动专项监督落实落细落到位,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再监督”定位,建立专班抓、一季度一例会、蹲点督导、问题反馈、督促整改等5项制度,压实陆川猪产业发展15个责任部门和14个乡镇主体责任,督促责任单位扎实查摆防控产业项目资金审批、实施、拨付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点,制定出台脱贫户发展陆川猪产业以奖代补政策以及《陆川猪公用品牌打造和产品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9个。

   

  同时,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作用,围绕责任部门履职尽责、惠农补贴政策和项目资金运行三大重点,通过清查产业项目资金、参与产业项目验收、走访产业养殖农户等方式,严查在该领域虚报冒领、贪污侵占、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违纪违法问题,确保陆川猪特色产业项目顺利推进,更好地给老百姓带来增收致富。

   

  “对我们个体养殖户来说,陆川猪养殖周期长、成本过高、技术水平较低、销售渠道也少,能回本就很不错了。”该县纪委监委专项督查组实地走访陆川猪产业养殖农户时,沙坡镇高庆村的陆川猪养殖脱贫户阮国华不禁感慨。

   

  在监督检查过程中,专项督查组还发现,由于侧重生猪养殖,忽视产业链建设,陆川猪产品附加值低,集群效益作用发挥难,不仅影响了群众受益,还阻碍了陆川农业现代化进程,不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面对养殖户的担忧和产业发展的瓶颈,该县纪委监委立即向相关职能部门反馈,并督促落实。随后,职能部门组织召开协调会,对相关问题进行集中研判、调度,最终确定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形式。由当地知名的猪肉制品公司统一提供猪苗、饲料和技术指导,农户负责出场地分散养殖和日常饲养管理;生猪出栏后,公司直接把出栏生猪回收,加工成香肠、腊猪、扣肉等产品进行销售,最后收益与农户五五分成,推动形成了保种养殖、采购交易、屠宰分割、冷链配送、食品加工的陆川猪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如陆川神龙养殖园专业合作社,直接带动本地农村生猪养殖户1060户,实现农户增收1080万元。

   

  此外,聚焦品牌效应宣传和产业发展需求,该县纪委监委驻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等纪检监察组联动发力,督促职能部门强化产业技术指导、服务保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产业项目经济效益,在北京等地举办了陆川猪公用品牌新闻发布会暨产品推介会,陆川猪宣传片于3月7日至4月24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有效推动了陆川猪全面迈出走向全国、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

   

  据悉,2021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共开展调研、监督35次,召开专题研究会议5次,清查项目资金1996.9306万元,发现项目管理、产业奖补等方面问题26个,并督促整改问题17个,形成了陆川猪产业发展职能部门政治生态分析报告15份,查处生猪屠宰领域腐败案2件。经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评估认定,陆川猪品牌价值达到30.84亿元,陆川猪产业真正成为了乡村振兴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幸福产业”。(陆川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