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区用活纪律检查建议书 做好查办“后半篇文章”
“要自觉扛牢政治责任,切实履行党组主体责任,对照挪用公款违纪案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逐一检视剖析,把问题整改抓实抓细,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推动‘清廉学校’建设……”日前,河池市宜州区教育局收到该区纪委监委发来的一份纪律检查建议书。
此前,宜州区纪委监委查处了一起教育局财务代管中心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并涉及7所学校相关人员违纪案件,在对违纪人员作出纪律处分后,区纪委监委深刻剖析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向该区教育局发出了纪律检查建议书,要求以案为戒,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建议书》问题找得准、找的细,从查摆问题、完善制度等方面对我们提出了建议,为我们的工作查缺补漏,我们一定按照区纪委监委的要求,举一反三,进一步强化源头防控。”该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覃祖承说。
收到纪律检查建议书后,该区教育局立即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做细做实“后半篇文章”。
“挪用公款违纪案的发生,暴露出我们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制度漏洞以及腐败隐患,如不及时自身反思、抓紧整改,代价会更惨痛。大家不能只当‘观众’置身事外,而要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覃祖承在会上重点讲解案件特点,要求干部职工通过专题警示教育会、“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廉政教育活动,把自己摆进去,回到“案发现场”,让以案促改效果实起来。
“这些人我都认识,有的甚至是和我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过,因此特别感到震撼。”教育局干部职工及教师们表示,警示教育大会带来了思想和灵魂上的触动,教育工作者要始终把纪律和法律装在心中,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
为让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该区纪委监委驻区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督促驻在部门研究制定整改时间表和线路图,并对建议书执行情况、时限要求、建章立制等内容进行监督。区教育局迅速成立整改小组,通过现场核查、督导等方式,围绕纪律检查建议书,对辖区内各中小学校财务资金监管、备用金使用情况、报账审核程序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抓好集中整改、业务培训、建章立制等工作;制定实施意见,建立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或制度共13项,严格资金监管、强化风险防控。
该纪检监察组还与局党组及时沟通,深刻分析发案原因,帮助驻在部门查找廉政风险点,堵塞管理漏洞,排除隐患苗头,健全完善制度。同时,把加强干部职工日常监督管理作为重点,对容易产生利益输送的重要岗位、重点对象和关键环节,完善落实干部教职工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禁止行为和监督管理措施,切实转变作风,推动“清廉学校”建设。
“纪律检查建议书是落实日常监督的利器,也是推动整改治本的良方。”宜州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在严肃查办案件的同时深入开展“以案释纪、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建”警示教育工作,注重运用好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督促相关单位压实“两个责任”,堵塞监管漏洞,扎实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真正把监察体制改革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河池市宜州区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