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廉监所建设激扬奋进力量 护航高质量发展
清廉监所(司法行政系统基层监狱、戒毒所)建设是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关于大力推进清廉广西建设总要求的具体行动,重点围绕政治建设、权力运行、干部管理、文化培育四个方面,以创建清廉示范单元为切入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治警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向每一名干警职工覆盖,使政风、警风、民风相互沁润,实现清廉制度、清廉思想、清廉文化相得益彰。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点亮清廉建设“引航灯”。新时代监狱戒毒工作面对从严治党治警的高要求、严格执法的高标准、安全稳定的高压力、人民群众的高期待,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推动清廉监所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持续深化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运用党百年奋斗创造的历史经验和创新理论指导具体工作实践。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在常态化封闭执勤备勤模式下的战斗堡垒作用,坚决扛牢监所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的政治责任。充分利用清廉建设契机,以党章党纪为根本遵循,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以警察铁规禁令为抓手,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彻底肃清李健流毒影响,不断涵养好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以制度建设为支撑,织密权力规范运行“监督网”。坚持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是对全区监狱戒毒干警职工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持续巩固队伍教育整顿建章立制成果,聚焦顽瘴痼疾“难痛点”、内部管理“薄弱点”、监管执法“关键点”、易腐岗位“风险点”以及机制运行“堵塞点”,建立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机制,在刑罚执行、选人用人、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审批监管、生产经营等重点领域形成规范制度,实现闭环管理,构建科学规范、系统集成、长效运行的制度体系。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要迫切从监督体制机制改革寻找突破口,持续深化监狱戒毒系统内设纪检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优化干部配备、厘清职能职责,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监狱戒毒单位纪检干部队伍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补齐监督制约乏力短板,推动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审计业务监督、警务日常监督、联席会议监督一体协同,构建纪检、人事、审计、督察、执法“五位一体”的大监督体系。
以强化干部管理为抓手,架好廉洁从政“避雷针”。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从监狱系统历年的典型腐败案件来看,一把手贪腐是政治生态的严重“污染源”。耕种好干部管理的“责任田”,关键是要牵住“关键少数”这个“牛鼻子”。牢牢把握政治监督的精准定位,以“五个强化”落实对“关键少数”的重点监督,推动“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决策监督,严格执行述职述廉、通报、约谈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等制度,推动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融联贯通。中层干部承上启下,掌握关键的执法权和管理权,很容易成为监管对象及其家属围猎的重点对象。要严格把好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严把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关口,畅通能上能下的通道,以容错纠错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以精准问责增强拒腐防变的定力。“小微权力”一任性,往往带来大危害。要从规范普通干警日常工作流程、制定完善“小微权力”清单入手,落实常态教育提醒,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惩戒教育齐抓、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双推动,形成重点突出与全面覆盖有机统一的干部管理监督体系。
以警营文化为载体,奏响崇廉尚洁的“清风曲”。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警营文化是广大干警职工的精神家园,是培育清廉文化的关键载体,是推动清廉监所建设取得实效的原生动力和外化表现。要紧扣时代脉搏,深入发掘地方特色文化内涵,找准与时代精神的对接点、与干警职工精神需求的共鸣点、与工作家庭生活的契合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清廉文化与暖警爱警政策有机融合,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参与度高的廉政教育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各类创建导向引领作用,讲清老一辈司法行政人的革命史、创业史、奋斗史,讲好新时代监狱戒毒干警清廉执法故事,评好清廉集体、个人、家庭,让广大干警职工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增强情景式、互动式、体验式宣传教育,发挥职能优势建好廉政警示教育传统基地,强化“厅组局”协同联动,全力打造廉政教育和法制教育网络基地,多方位传递新时代清廉好声音、传播清廉正能量,实现清廉文化“育人润心”。(作者系自治区纪委监委驻自治区司法厅纪检监察组组长)
编辑:刘亭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