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爷爷的“奖学金”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梁文琦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4日 11:00 打印

  “彩花,你今年语文数学两门功课都考了满分,还获得了一张‘三好学生’奖状,爷爷要奖励你200元!志远,你的英语考了65分,及格了,比去年成绩有进步了,爷爷奖励你50元……继续加油哦!”每年的大年初二,是我们家族团聚的日子,也是我们孩子最高兴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只要孩子们这一年有付出、学习成绩有进步的,都能拿到爷爷的“奖学金”。

 

  每当我回忆起儿时领取“奖学金”的热闹场景,心里总是满满的幸福感!我是如此的幸运,拥有这样一位睿智、开明的爷爷,把热爱学习、尊重知识的家风家教种在我的心头,生根、发芽、成长。

 

  从我记事起,爷爷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知识改变命运”。每当他讲起自己艰难求学的经历,是如何一步步走出大山,成为全村“第一个中专生”的时候,爷爷脸上满是自豪。

 

  “那时候生活苦,家里穷,全家砸锅卖铁供我上学,每天都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去上课。但我不觉得累,只要能读书,我就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每每听到这里,我仿佛看到爷爷眼里闪耀的眼光,如同他年少时求学,煤油灯中一闪一闪的光芒,不仅照亮了书本,也照出了他人生的新道路,更照耀着我们整个家族砥砺前行,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我的爷爷退休前是一名乡村教师,扎根山村数十载,大半辈子的精力都投入到乡村教育事业中。“那时候,我们村的小学有一百多名学生,老师只有三名。”在山里长大的爷爷,深知村里孩子们读书的艰难,于是本有机会去到县城工作的爷爷毅然走回村里的三尺讲台,尽最大的努力为山里的孩子们传道解惑,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现在爷爷退休了,我还是经常能看到他戴着老花镜、眯着眼睛看书的模样。“爷爷,别的爷爷都去钓鱼、去唱歌,您怎么还在看书呀?”我感到不解。爷爷总是慈爱地拍拍我的脑袋,笑着说:“我还是喜爱看书,学无止境呀!不过现在爷爷已经老咯,祖国的未来都寄托在你们年轻一代了!”

 

  为了激发村里的孩子们热爱学习,同时也帮助一些家境困难的孩子不因贫辍学,每年过年前,爷爷都会早早取出自己的退休金,用来奖励村里还在读书的孩子。“每个大学生奖励1000元;每个高中生奖励500元;每个科目考了100分的奖励50元;获得一张奖状奖励50元……”钱虽然不多,却承载了他老人家满满的心意和殷切的期望。

 

  时至今日,虽然我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不再有“奖状”了,但是爷爷的“奖学金”仍一直激励着我,要热爱学习、尊重知识。如今,我已是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更加铭记爷爷的嘱托,继承和发扬热爱学习、尊重知识的家风家教,尤其是学习理念要与时俱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带着任务学”变成“带着乐趣学”,将“学习了什么”变为“学会了什么”,让“一阵子学”成为“一辈子学”,真正做到学而不厌、学而不止,用知识武装头脑,争做善学习、善监督、善办案、善自律的纪检监察干部,用心用力答好人生的每一份“考卷”。(上林县纪委监委)

编辑:刘亭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