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板凳会” 架起干群“廉心桥”
“以前咱群众有啥烦心事都没地方说,现在有了‘板凳会’,什么问题都可以提,什么话都可以说。你看上午我在会上提出青苗补偿的问题,下午就有了着落!”近日,面对前来回访的博白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该县双旺镇曾村村村民庞明高兴地说。
庞明是双旺镇水果种植大户,在潭莲村租赁50亩地种植火龙果。此前,其火龙果基地被70万吨锂电项目征用8亩,但在征地面积公示栏上,却未在公示之列,他心急火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刚好在村里召开“板凳会”的县纪委监委干部反映。当即,县纪委监委组织项目方、职能部门和镇、村干部到基地核实情况,并召开“板凳会”现场协商,耐心向庞明解释,被征用地与青苗补偿是分开处理的,并指导庞明按流程申请青苗补偿款238001.63元。
时下,像这样没有会议室,没有讲话稿,村民家门口或村居院落、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大树底下就是会议室,十几条板凳,干部和村民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有问有答,面对面话家常、聊近况、听民声、办实事的“板凳会”,在博白县已成常态化。
为持续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连日来,该县纪委监委牢牢把握“国之大者”,不断探索创新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服务群众的新形式、新载体、新途径,广泛开展“主题式”“套餐式”“龙门阵式”的“板凳会”,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焦点问题,积极搭建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
“我们村水泥路因高速路修建被撵坏,出行极为不便,什么时候能恢复?”
“前段时间大搞环保治理,我们响应政府号召拆除了猪场,今后如何帮助我们养殖户转型发展?”
…….
群众的“小事”就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大事”。为确保群众“畅所欲言”无顾虑,除现场答问外,工作人员还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廉情直通卡,设置意见收集台、问题线索举报箱,引导群众提出意见建议,反映问题线索。
“‘板凳会’不能一开了之,举一反三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博白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做好“板凳会”后半篇文章,采取建立台账、销号管理、跟踪督办模式,督促解决好群众反映的诉求问题,切实把一张张群众问题清单变为一项项干部履职清单。
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组织开展“板凳会”106场次,覆盖服务群众5000多人次,收集问题诉求及意见建议126多条,现场解答问题53个,已督促整改问题48个。(博白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