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县架好田间“探头” 巧算春耕“加减法”
晓起烟千树,春耕雨一犁。连日来,在都安瑶族自治县拉仁镇,群众忙着整地、施肥、播种……一幅意蕴悠远的春耕美景图在烟雨蒙蒙中徐徐展开,成为瑶乡大地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阿伯,镇里和村里的干部有没有来宣传春耕备耕和粮食安全工作呀?”“农机购置补贴发放到位了吗?”“家里在春耕备耕方面还存在哪些困难?”……
为保障春耕生产按时按质完成,都安县纪委监委聚焦春耕备耕前后环节,派出春耕生产专项督查组入村走访,将监督“探头”架设到田间地头,重点对干部作风、技术指导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强化责任担当,护航春耕生产。督查组在希望的田野上做好监督“加减法”,确保春耕生产一路“绿灯”。
图为地苏镇纪检监察干部在田间地头查看春耕春种工作。(杨通正/摄)
该县纪委监委紧盯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涉农补助资金发放、物资保障供应等春耕备耕情况,为农户增产增收做“加法”。
“我们调研发现,仍有部分在家务农的中老年人对惠农政策知晓率普遍不高,你们要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走访结束后,该县纪委监委向拉仁镇农推站提出督查建议,该站随即通过入户开展“一对一”政策宣讲、到田间地头发放政策宣传单等方式,让惠农政策真正成为“及时雨”,惠及更多农户。
“有了博庆糖厂甘蔗奖补这个好政策,我相信能把合作社规模做得更大更强,带动周边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都安瑶山种养合作社的“领头雁”韦汉厚满怀信心地说。
在党员干部上门宣传惠民政策后,犹豫已久的他最终决定在春耕期间将800多亩的甘蔗基地扩大到1000亩以上,而都安瑶山种养合作社入股资金也发展壮大接近至200万元,成为拉仁镇索谭村经济发展的“独角兽”。
做好“加法”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还立足于助农服务上做“减法”,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指导帮扶,从技术层面减轻农民负担,帮助农民解决春耕备耕生产中遇到的困难,保障土地不荒废,守住耕地“红”线,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前期的洪涝灾害对今年的种植情况有什么影响?近期乡里农技干部有没有来指导过大家?”近日,地苏镇纪委到右江村大一队田间地头查看春耕春种工作,了解该镇农推站提供的农技服务情况,广泛听取农民意见建议,收集问题线索。
与此同时,该县纪委监委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督促驻在部门加强春耕备耕技术指导,成立专门的技术小组,深入基层一线提供技术指导、农机调配、农资代运等服务,并通过“小广场”“大喇叭”、微信、电视、电话等多种渠道发布技术意见,让农民群众及时获得针对性的技术帮助。
各级纪检监察干部除了当好群众“作风监督员”,还积极当好“意见收集员”“线索排查员”和“矛盾化解员”,引导群众在防疫期间有序开展春耕备耕,并开展农业生产困难问题排查,列出问题清单,逐项整改销号。同时,悬挂举报箱,畅通网络、电话等信访举报渠道,鼓励和引导群众对服务春耕备耕工作履职不力、敷衍塞责等现象进行监督,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做好春耕生产事关粮食安全,是聚焦‘国之大者’、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奉明表示,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将持续创新监督方式,在春耕备耕、种质资源保护、撂荒耕地复垦复耕复种、涉农补助资金发放等工作中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运用“加减法”算出“绿色账”,确保全县春耕备耕有序进行,稳住农业“压舱石”。(都安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