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靠前监督 硬手腕守护农民“米袋子”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邓抒华 杨锋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31日 11:46 打印

  春耕如诗,大地如画。眼下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博白县文地镇汉平村的村民正在抢抓农时做好春耕生产。

    

  然而,几个月前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丰收时节,却看不到机器穿梭的影子,耕地逐渐荒芜,无人来种。

   

  “看着这么多田地撂荒,看着心疼啊。”汉平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黄辉说。

   

  为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保证农地农用,博白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成立专项监督小组,坚持早动员、清底数、保面积、强督查,把全县28个镇清单化管理,明确完成时间以及责任人,以点带面促进“非粮化”整治工作。

   

  宣传政策入民心,合力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今年以来,全县共发放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等各类宣传单、宣传手册印发宣传手册1万册,张贴宣传海报2000张,累计发送宣传短信60万条,提高群众保护耕地资源的意识。

   

  “这些土地整治好之后,你们要及时跟进,种上粮食……”荒废了多年的耕地经过重新开垦,现“摇身一变”成了平整的良田。专项监督小组再次去文地镇督查的时了解到,汉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项目计划复耕1000亩撂荒地,第一期春季期计划流转500亩,第二期秋季期计划流转500亩。目前已完成第一期春季期的500亩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承包200亩用于早稻耕种,扣除成本,预计创收6万元,其余300亩再次分包流转给乡贤、脱贫户等种粮大户,可创收1.5万元。

  

  “红线就是禁止线,划定红线就要让红线‘长牙齿’。我们建立了专门的台账,按照‘马上督、跟进督、督到位’的工作思路,综合运用督导检查、约谈提醒、发函督办等方式,督促镇党委及有关职能部门把农田耕地保护主体责任、监管责任落实到位。”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无农不稳,无粮不兴。该县纪委监委还通过全面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接受群众日常监督,并联合县自然资源局等相关职能部定期开展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以督促改、以督促建,确保全县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稳步推进。

   

  目前,已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优化4000余亩,落实整改“非粮化”图斑40余个,涉及面积约220亩,发现并完成整改问题5个,警示谈话17人。(博白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