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区:跟进监督 助力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治理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韦飞宇 王诗雯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8日 19:02 打印

  “对于耕地撂荒问题,一方面要加大粮食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要立即成立春耕专项工作组,把握好春耕时节,在撂荒地上播种、抢种粮食作物。”日前,江南区纪委监委督查组随机抽查江南区延安镇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治理情况,并对下一步的治理工作进行部署。

 

  近年来,由于农资价格上涨,农产品收购价格偏低等多种原因,江南区农户种粮积极性下降,部分粮食生产功能区出现非粮化倾向,个别地区出现撂荒现象。

 

  为拧紧粮食安全的“发条”,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江南区出台了《江南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细则》《南宁市江南区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工作方案》等相关制度,要求辖区各镇(街道)全面开展“非粮化”“非农化”整治行动。江南区纪委监委及时跟进监督,推动责任层层落实、任务逐项落地,助力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治理工作稳步推进。

 

  在开展专项监督的过程中,督查组通过实地走访、听取农户意见建议等方式,全面掌握耕地治理情况及农户种植现状。

 

  “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治理需要结合实际,注重保护农户利益,坚决不搞‘一刀切’。”据督查组组长介绍,在走访中了解到,部分农户由于存在劳动力短缺及老龄化等问题,选择对耕地采取粗放式管理,如种植速生桉等精力投入不大、经济效益稳定的经济作物,需要通过安排公益性岗位的方式解决收入和生计问题,帮助农户消除后顾之忧,治理工作才能稳步推进。对此,督查组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并建议摸清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底数与农户存在的实际困难,分类分步有序治理。

 

  在监督的推动下,各镇(街道)已全面开展耕地撂荒和“非粮化”全面摸底调查工作,江南区农业农村局结合审计局审计粮食功能区项目提供的图斑,在准确获取全城区464478.3亩粮食功能区的基础图斑数据后,进一步强化综合研判,按照“有无劳动力”进行分类登记造册,以“一户一策”的原则制定治理方案,确保农户种粮有盼头、有劲头,从而保障城区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种植粮食生产。

 

  截至目前,共开展“非粮化”“非农化”专项监督检查11次,发现并整改问题3个,督促各乡镇完成治理面积近2000亩。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治理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对稳定粮食生产、守牢粮食安全‘生命线’具有重要意义。”江南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把治理耕地“非粮化”“非农化”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推进落实,持续跟进监督,逐项压实责任,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倒逼治理工作高标准如期完成。(南宁市江南区纪委监委)

编辑:刘亭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