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正负面清单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干部作风更实了,服务更好了,相关职能部门干部还上门指导我们申报相关奖补政策。”容县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向县纪委监委回访人员反馈道。
不久前,县纪委监委成立专项调研组,由委领导带队入企业一线、涉企服务窗口和相关职能部门,通过现场查看、个别访谈、走访调查等方式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调研发现,有的公职人员在与企业交往过程中把握不准政商交往的“度”,有的瞻前顾后,不敢与企业“亲近”,有的不敢靠前服务,出现企业“办事难”现象。为此,该县研究出台了《容县优化营商环境 规范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内容包含“十鼓励十严禁”,进一步明确政商交往哪些行为不可为的同时,明确鼓励他们在政商交往中哪些事情可为,推动形成“亲上加清”新型政商关系。
“十鼓励”正面清单包括鼓励主动了解企业诉求反映和意见建议,鼓励参加企业举办的符合规定的各类活动,鼓励主动上门服务企业,鼓励向企业提供政策解读等内容。旨在鼓励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积极主动作为、大胆真诚服务,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十严禁”负面清单则厘清了政商交往界限,列出了严禁在行政审批中擅自设立审批事项,严禁错位越位擅自干涉和查收企业招投标、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应当由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事项,严禁对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募捐等等十条红线,要求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要以党纪政纪、法律法规为准绳,坚决守好“清”的底线。
“有了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我们在靠前服务企业时不再因担心把握不好尺度而畏手畏脚了。政商交往的‘十鼓励、十严禁’正负面清单,让大家与企业打交道有了行为准则,为我们工作提供了遵循。”该县一名负责招商工作的干部表示。
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对《容县优化营商环境 规范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紧盯政商交往中的廉政风险点,重点整治涉企服务中公职人员作风不深入、工作不落实、服务不主动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同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服务企业的干部撑腰鼓劲,助推容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容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