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传承家风谋幸福写春秋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罗远智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2日 11:22 打印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我们一家人相亲相爱,心紧紧相连。温馨的家,让我们懂得了爱的真谛,拥有了幸福的源泉,聚焦了奋进的方向,增强了奋斗的信念,行稳致远。

 

  红心向党恩,勤政报春晖。父亲、母亲、妻子和我,都是共产党员。小的时候,父亲就教导我,一定要信党、爱党、忠党。记得10年前有一次,父亲与一帮人聊着聊着,突然就激烈地争论起来,原来有个人讲共产党不好,父亲就严厉反驳批评了他,后来两人成了冤家。父亲说,这种人跟我们不是一路人,不用给他情面。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们一家一片丹心向党,更让我勤政敬业表忠诚。不论顺境逆境、岗位变化,我的初心从未改变,立志为党的事业、家乡发展尽忠尽责,20年磨一剑,新闻信息、调研论文、综合文稿等写作水平持续提升,以文辅政贡献智慧,纪检宣传实现质的飞跃,监督项目获评全市第一。

 

  真心结连理,信字连同心。把我们夫妻俩的心紧紧相连的是一个“信”字。我与妻子结婚,已整满10年。10年风雨同舟,我对妻子的信任不变,妻子对我的信任不减。刚开始谈恋爱,我就对她说:“我的工作很忙,经常要加班的。”她说很理解,一个男人对工作、对事业有责任心,对家庭、对家人肯定有责任心,她很看重我这一点。每次晚上加班,只要能在11点前回家,我都会打电话问她想吃什么,然后就买了带回家,比如奶茶、螺蛳粉之类的,体现关心和歉意。我怕自己花钱大手大脚,工资、稿酬、奖金基本上都给妻子管,自己一概不管。妻子管得很好,按照夫妻俩的共同规划,把钱用在了该用的地方,在县城、市区都买了学区房。彼此的信任和理解,让我们夫妻俩三观同向、紧紧相依,营造了和睦、幸福的家。

 

  孝心代代传,和睦幸福家。记得1990年,奶奶患重病卧床不起,父亲床前床后伺候着、嘘寒问暖,母亲帮着端屎端尿、洗澡穿衣,变着花样给奶奶滋补身体。怕奶奶冬天冷,安排我陪奶奶睡,为奶奶暖床暖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父母身上,我亲身体验了“百善孝为先”的内涵,更懂得“孝”是一个家庭幸福、和睦的源泉。正是这个孝字,把我们一家人的心紧紧相连。父母把儿媳当女儿,婆媳亲如母女。妻子外面回家进门的第一句就是一声响亮的“妈!”让母亲感到很贴心、很温暖。妻子进门10年来,婆媳还未吵过一次架、赌过一次气。妻子的孝心,我看在眼里,暖在心田,倍加珍惜有这样一位好妻子。父母有三个儿子,父亲在老家不愿离窝,母亲来帮我带女儿,我总教导女儿,奶奶勤劳、善良,照顾我们很辛苦、贡献很大,我们一定要对奶奶好。在此熏陶下,女儿非常敬爱奶奶,听话、乖巧。

 

  精心育春蕾,盼花俏枝头。我有这样一个观点,培养儿女成才是我们人生的句号。句号画得圆不圆满,关键看儿女成不成才。不论工作多忙多累,我都会尽可能陪伴女儿,少去应酬,回归家庭。女儿上小学开始,我就注意培养女儿学习的好习惯,经几年打磨,女儿养成了爱阅读、爱思考的习惯。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不同的尝试和观察,女儿对写作、奥数感兴趣,我就多鼓励、多引导,持续增添女儿学习的动力,多次在《柳州晚报》发表文章,荣获多次征文奖项和奥数比赛全国二、三等奖,2021年荣获市三好学生。我非常重视女儿的情商培养,教导女儿做一个善解人意的人,让大家喜欢的人。比如,我常跟女儿说,要尊敬师长,女儿做到了,尊师如母、敬师教诲。我会跟女儿说,要珍惜朋友,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教导女儿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每当女儿和朋友、同学有了意见分歧或闹了矛盾,我就会帮助女儿分析原因、换位思考,多些理解和体谅。潜移默化之下,女儿成为了老师、同学们喜欢的人,有了好人缘,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柳城县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