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聚焦办案协作区建设 实现办案质效“双提升”
“余主任,我们通过初核查清了该村原村两委干部违规发放津补贴的问题,但对于各位村干部的责任区分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该从何入手……”
恭城县纪委监委收到反映恭城镇乐湾村原党总支部委员、村委副主任刘某于2017年至2018年兼任村委出纳期间,收支管理混乱,集体资金不入账、坐支现金、公款私存、挪用集体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等问题,以及该村原村“两委”干部违规发放津补贴,将工作经费账外管理用于发放误工补贴等问题的有关线索。在对案情进行分析研判后,综合考虑该线索涉及面广、理清收支账目工作量大等因素,由乡镇单独完成案件调查处理有一定难度。该委立即启动“室组地”办案协作机制,由第三纪检监察室牵头抓总,驻县委办和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负责核查村级财务收支管理混乱、集体资金不入账等问题,恭城镇纪委负责核查该村原村“两委”干部违规发放津补贴,将工作经费账外管理用于发放误工补贴等问题。通过“室组地”办案协作区三方联动,使该线索在短时间内得以顺利办结。目前已对4名原村“两委”干部给予党纪立案审查,对其余9名原村“两委”干部分别给予诫勉谈话或提醒谈话。
近年来,恭城县纪委监委根据乡镇纪委和派驻机构人员普遍较少、人手不足、力量薄弱的实际,按照就近整合、优势互补、有利工作的原则,采取“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的模式,对现有的3个纪检监察室、12个派驻纪检监察组以及9个乡镇纪委进行有效整合,组建了3个办案协作区,由纪检监察室牵头“把总舵”,发挥专业能力,派驻纪检监察组熟悉行业特征,各乡镇纪委掌握地域情理,实现“室组地”全覆盖,办案质量和效果得到“双提升”。
“虽然纪检监察组有两名专职业务人员,但人手依然不足,在大型的监督检查和一些复杂案件的办理中,都会显得力不从心。运用‘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后,能够整合分散力量,补齐业务短板,实现监督力量最大化……”恭城县纪委监委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说。
“在办案协作区内,我学到了很多纪检监察业务知识。针对我们乡镇纪委人力不足、案件查办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委机关利用办案协作区,从线索初核、立案、取证、结案到案卷整理归档等给予我们指导,以案代训强化实战练兵,不断提升了我们乡镇纪委独立办案能力。”恭城镇纪委书记深有感触地说。
通过聚焦区域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办案协作区的功能日益凸显,全县整体纪律审查质量和效果不断提升。据统计,2021年以来,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56件次,处置反映问题线索258件;立案99件,结案9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4人。
“我们通过深化‘室组地’联动办案协作区,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多方联动的团队作战格局,将协同优势发挥到最大。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以老带新、以干代训等结对帮带方式强化协作区建设,不断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实战中快速提升监督执纪审查调查能力。”恭城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说。(恭城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