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县精准监督助春耕兴产业
“该批肥料外包装未标注肥料登记信息,相关官网也查询不到标称企业的肥料登记或备案信息……必须将肥料款退还给群众……”近日,巴马县纪委监委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与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在巴马镇盘阳村坡利屯开展联合监督检查,查处一起违法销售未取得肥料登记证的肥料产品,及时挽回群众损失,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该县纪委监委深入相关职能部门,督促全力做好春耕生产农资储备,稳定市场,满足农民群众春耕生产需求。目前,全县储备早稻种子5.5万公斤,杂交玉米种子17.2万公斤,化肥427万公斤,已调运相关农药18吨。县农业农村局深入开展农资市场监管,出动执法人员检查企业60个,整顿市场12个,立案3起,查处假冒伪劣农资7.85吨,货值1.256万元,切实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同时,巴马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监督保障执行作用,聚焦特色产业春耕备耕情况,以“室组地”联合监督检查方式,分组到乡镇、部门、产业基地,下沉监督,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全力保障乡村产业稳步推进。
“全县耕地已备耕13.5万亩,在燕洞、西山、凤凰、东山等乡镇落实珍珠黄玉米保种扩繁基地4个,春种珍珠黄玉米共314.8亩,145户农户参与种植,为群众提供种子、化肥,技术跟踪指导,突出政策导向,对示范基地采取产量补偿、保价(高于市场价格)回收种子等措施,群众种植意愿很高。”正在西山乡合乐村弄里屯珍珠黄玉米保种扩繁基地指导种植的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罗斌辉介绍。
在巴马县那桃乡平林村林爱屯村集体经济甜茶种植示范基地,映入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眼帘的是一幅繁忙的“春耕图”景象:村民们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忙着犁地翻土、筛土装杯、搭架建棚。
“家里的地都承包出去了,在甜茶基地干活的几乎都是附近村屯的,大家不用出远门就有活干,每月有2千块钱以上的收入呢。”正在基地里筛土装杯的李大伯高兴地说。
据了解,那桃乡甜茶种植示范基地300亩、甜茶育苗基地100亩,采用“公司+基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充分整合资源,引进广西苷亮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乡8个村以入股分红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以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推动生态致富。
从珍珠黄玉米保种扩繁基地到甜茶基地,巴马县纪委监委精准聚焦产业责任、政策帮扶、项目管理等方面,紧抓春耕备耕节点,及时“把脉”产业发展资金、人手、技术等方面存在问题,对合作社建立健全产业利益链接、土地流转等方面的制度及协议强化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及时堵塞漏洞,以强监督助推村级集体产业健康发展。(巴马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