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王英睿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4日 12:11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出自南宋理学家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朱子语类》卷十二《学六·持守》。意思是人要常怀敬畏心。在内,要做到内心有约束,做到不妄思,不要产生那些荒谬的、不合理的、非分的想法;在外,要做到不妄动,也就是不要有有哪荒谬的、不合理的、非分的行动。

 

  外在的贪腐,来自内在的思想蒙尘、贪欲充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梳理近年来各地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例不难发现,其背后都不乏因“妄思”而“妄动”。有的“妄动”侵吞扶贫救济款;有的“妄动”套取项目经费;有的“妄动”导致全家贪腐……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信仰缺失,肌体就会受到各种病毒侵蚀。口讲圣贤之学,实求私欲功利。“落马”官员们就是在面对当今日益增多的诱惑时,没有管住自己的内心,没有端正自己的心念,思想上染上“灰尘”,于是心浮气躁,忘记初心,淡化党性,拿原则作交易,把手中权力作为换取非法利益的筹码。于是在面对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对与错、奢与俭时,失去了行为的准星。

 

  当前,制度之网越织越密、执纪刚性愈发增强,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首要的还是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武装和世界观改造,做到内在“守约”。要自觉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关”“权利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五关”要求,深入检视自己,修心慎行,做到令行禁止,把信仰和纪律印刻在脑、融化在心、实践于行,内化为指导外在言行的道德行为规范,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明是非、知进退、有取舍。反之,如果任由内心杂草丛生而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遵纪守法仅靠畏惧外在的制度,而不内化为心中的律令,不推不动、不拖不走,就难免痼疾难除、旧病易发。

 

  “内有妄思”是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大敌。一旦心中有了“妄思”,自我革命意志就会衰退,行为上就有可能出现“妄动”,就会突破纪律底线甚至违法犯罪。党员干部要时刻把纪律规矩刻印于心,由“修于内”而“形于外”,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河池市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