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坚守“卡点”的老人
“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检测报告,三者相符才能放行。”2月22日,在隆安县布泉乡高峰村内斗屯疫情防控卡点,71岁的李建学正要求过往车辆、人员亮码通行。
李建学家住高峰村,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荣获过个人三等功,返乡后担任过高峰村的民兵营长,平日里喜欢看《新闻联播》,村里人喜欢叫他“老李”。
布泉乡高峰村毗邻大新县福隆乡中山村,两村历来有通婚的传统,来往密切。大新县是广西“边境8县区”之一,而内斗屯有一条通往大新县的小路,因此内斗屯卡点成为疫情防控“外防输入”的重要关卡,但在1个多月前,内斗屯没有卡点。老李从新闻里得知,疫情防控形势比较严峻。
“边境疫情防控面临严峻挑战,毗邻边境县,没有卡点不行。”老李和朋友李建明商量后,两人决定自发到通往大新县的必经之路驻守,实行两班倒,老李则主动承担夜晚的值班工作。
刚开始,村里有部分人对老李的这种行为嗤之以鼻。“又没发生疫情,设什么卡,浪费精力,还挡路。”“一把年纪了,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还去守什么卡。”“村里又没管饭,也没给补助,这不是当冤大头吗?”
“我活了一辈子,早就对这些东西不在乎了,能为家乡父老尽一份力,守好这个关卡,阻断疫情传播,值得!”不理解的声音不时传到老李这里,可他不为所动。
高峰村,地如其名,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四周环山,内斗屯的卡点便设在半山腰的岔路口。每到晚上,气温骤然下降到10度以下,不少年轻人都受不了这种温差变化。
最初,卡点的设施仅有一张太阳伞、两张凳子和一个火盆,年逾古稀的老李就在缺乏足够防寒措施的情况下坚持守卡将近一个月,直到春节期间,在布泉乡政府的统筹安排下,才配齐了帐篷、饮用水等保障物资。
2月初,百色市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当初嘲笑老李的人默不作声了。由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县政府给内斗屯卡点增派了大学生志愿者。
“年纪大了,现在有年轻人来了,你就休息吧!”这时候有人出来劝说。
“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松懈,我在这守卡这么久,情况都熟悉,对防控工作有好处。”面对大部分人的不解,老李却仍坚守岗位。
“老李呀,真的不理解你!村里以前不管饭,你硬要守卡,现在管饭了,又不吃,还要继续守,真的不理解你了!”有人打趣地说。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政府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家里送的饭,我吃得习惯,没必要浪费这个钱。”上过战场的老李敢为人先,心中充满着为国家效力、为群众谋利益的信念。
在老李的影响下,高峰村的一些群众也自发到卡点值守,筑牢了疫情防控屏障,守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广西气象台预计,今天桂东南及沿海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高寒山区及桂北局部地区有冰冻或雨夹雪,高寒山区最低气温零下5~0℃......”2月21日,夜已深,火堆旁的老李打盹时被收音机吵醒,抽了根烟提神后,又拿起手电筒继续巡视......(隆安县纪委监委)
编辑:凌嘉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