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关键少数”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再次释放了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强烈信号。近年来,河池市纪委监委坚持靶向思维、对症下药,紧盯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这个“关键少数”,通过健全完善监督机制、严肃查处、强化教育提醒等方式,着力破解“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难题。
充分认识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重要性、紧迫性
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是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21年3月,党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深刻阐明了为什么监督、监督什么、谁来监督、怎么监督等重大问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各地根据中央的《意见》,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措施,不断强化了监督的质效,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明显增强。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各项监督的协调贯通机制不够健全,各方面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合力尚未形成,监督的精准性、专业性不够等,破解“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难题依然任重道远。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要切实破解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难题,就必须持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学习理解和把握,学深悟透,用活做实,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的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找准要害、捏住“七寸”,提升“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必须突出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强化精准监督,不断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首先要加强政治监督。近年来,河池市纪委监委始终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聚焦落实主体责任、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等情况开展监督,在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中看干部的政治品行、制度执行、权力运行、职责履行,督促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
对于“一把手”来说,党组织自上而下的监督最直接、最权威。但具体实践中,上级“一把手”往往因为精力不够等原因,导致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不到位、效果不好。为此,河池市纪委监委进行了积极探索,协助市委建立健全上级“一把手”对下级“一把手”提醒约谈、任职谈话、廉政家访,以及“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述责评议、领导干部外出备案、重要案件审议等制度机制,把“一把手”抓“一把手”的责任链条逐级延伸、层层压实,通过下发委托约谈函、抄告纪律检查建议书、严肃追责问责等形式,倒逼上级“一把手”抓好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
把严肃查处典型案例作为最有力的监督,对反映“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问题线索优先排查处置,坚持查办案件不松,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2021年,河池市纪委监委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立案查处县处级干部53人,其中处级“一把手”24人。严肃查处了廖锦成、覃生贤、蓝瑞轩、姚本喜、甘霖等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形成了强大震慑,广大干部群众无不拍手叫好。同时,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教育、约谈函询、提醒帮助,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监督“带电”“长牙”。
做实做细以案促改,以制度保障“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权力受监督、有约束
“一把手”和领导班子严重违纪违法问题顽固存在、易发多发,一再验证了“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的铁律,凸显了权力极易被腐蚀的特性和监督的极端重要性。各地各部门要牢牢抓住“权力”这个关键推进以案促改,从规范约束“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用权入手,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点,强化查办案件和警示教育的“双震慑”效应,完善管权治权限权分权的制度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常态化的监督体系,推动“一把手”正确用权、廉洁履职,防止“一把手”变成“一霸手”,“领头羊”沦为“害群马”。
针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特点规律,近年来,河池市纪委监委加大对长期在同一地方、单位或部门任职的“一把手”、领导班子,以及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行业的“一把手”、领导班子等问题线索处置力度。在此基础上,采取通报曝光、案件剖析、警示教育、廉政谈话、庭审旁听等多种形式,持续强化震慑、传导压力,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使各级“一把手”明纪法、知敬畏、守底线,自觉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同时,通过以案促改,推动建章立制。针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廉政风险点“打补丁”,督促指导各级“一把手”编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监督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实行“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违规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积极探索“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权力运行公开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个人有关事项等机制。通过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确保“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权力受监督、有约束。(作者系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