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以严实有力举措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我们要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不断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为建设‘六新河池’、实现‘九大跨越’提供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障.......”
2月9日,河池市召开全市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工作会议暨市五届人民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十九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纪委十二届二次全会部署。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军就如何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地落实提出要求。
近年来,河池市各级政府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旗帜鲜明地领导和支持纪委监委以及派驻政府各个部门纪检监察机构的工作,主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把党风廉政建设和政府系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严实有力举措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强化教育引导,筑牢反腐倡廉思想根基
为打好廉洁从政思想“预防针”,该市积极探索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的有效办法。
“我们把思想建设作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积极开展‘三个一’活动,强化教育引导,筑牢反腐倡廉思想根基。”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组长韦世典介绍。即明确“一个学习主题”,健全政府系统理论学习制度,明确理论学习对象、形式和学习篇目,聚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等党纪党规,每月确定一个学习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公务人员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做、往心里记。开展“一轮谈心谈话”,由政府系统县级领导带头与其分管单位的“一把手”进行廉政谈话,随后层层铺开,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压实到个人。组织“一系列警示教育活动”,通过观看教育片、观看公开审判、参观教育基地、开展廉政家访等形式,充分发挥以案促改、以家风带作风的效能,常吹“廉政风”,常敲“警示钟”,把规矩挺在前,责任担在肩。
强化压力传导,把好主体责任“总开关”
始终坚持权力与责任共生的原则,督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把廉政责任精准落到每个工作岗位上。
“切实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就要把好主体责任的‘总开关’,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履职能力,根据工作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在落实主体责任中的突出问题,该市制定领导班子“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清单,对党风廉政建设各项指标进行细化分解,明确项目任务、责任人和时限要求。同时,由相关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实行“清单式”月提醒,进一步压实领导责任。
强化监督问责,督促政府机关履职尽责
近年来,针对一些政府部门不同程度存在的“做样子”“混日子”“绕弯子”“撂挑子”“捂盖子”等“为官不为”现象,该市以加强政府部门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为抓手,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找准“病灶”,挖出“病根”,推动部门改作风、强作为、提效能,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待。
作为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对象,河池市大数据管理局对服务窗口持续开展明察暗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
“针对暗访和征求意见中发现的窗口服务不优、流程不畅等现象,我们持续深入推行‘首办责任制’,企业、群众办事只需‘跑一次’,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群众的满意度也提高了。”该市大数据局主要负责人深有感触。
与此同时,该市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严肃查处各类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坚决查处在项目审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等工作中搞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的行为,对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和部分市县进行督查,并加大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失职渎职行为问责力度。去年以来,全市有1979名违纪违法的公职人员受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42人。
强化制度约束,让行政权力在标准化轨道上运行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强化制度建设。在监督执纪问责、严格查摆的基础上,该市扎紧织密制度笼子,以健全的流程和制度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和从严治党责任。
“政府权力滥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大都是在暗箱操作中,通过官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来实现的。”韦世典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一是控制官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二是塑造高度透明公开的权力行使环境。
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该市各级政府系统建立健全“三重一大”民主决策、“三资”监管、公务卡结算等制度,围绕民主决策、岗位职责、程序控制、职务消费等关键领域,精准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实现权力运行公开化、岗位职权明确化、工作流程标准化。
同时,该市积极抓好“阳光政府”建设。对群众关心的城市规划、工程建设、房屋拆迁、土地征收、土地划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住房、环保等事项,扶贫、移民、低保等资金发放,人财物管理等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和权力行使的重点部位,都要依规依法进行公开,让群众看得见、看得懂、能参与、能监督。(河池市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