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弹好“纪税协作曲” 走好“政治监督路”
“在市纪委监委的指导下,纪税双方实行联查联办,在系统内产生了强烈震慑效应,为减税降费等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河池落实落地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充分释放了政策红利……”日前,河池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廖学良在该局与市纪委监委举行的“深化纪税协作”例会上说。
去年以来,河池市税务系统纪检机构在做强监督保障上下功夫,与该市纪委监委密切协作配合,推动属人和属地相结合,增强监督合力,有效提升了监督治理效能。在全区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中,该市税务系统的政务服务满意率达99%以上。
“五化协作”放大“叠加效应”
“市纪委监委赠阅给我们的《河池纪检监察》为我们税务系统各级纪检机构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我们的干部都很喜欢这个刊物,里面有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动态和经验做法,实用性很强。”河池市税务局党委委员、纪检组组长潘世同说。这是该市探索出的“经验交流互促化”协作机制之一。
该市税务部门不断加强与市纪委监委的协作配合,探索建立了线索移交制度化、执纪审查协作化、联合监督机制化、沟通汇报常态化、经验交流互促化“五化”协作机制,常态、长效推动税务部门和地方纪委监委在业务配合、业务交流、业务培训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放大了1+1>2的“叠加效应”。
“常态、长效的纪税协作配合不仅提升了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执纪能力,也进一步激发了税务系统党员干部的自我革命意识,强化了党员干部当好干部群众‘排头兵’‘风向标’的责任担当。”潘世同介绍,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该市税务部门开启了以深化纪税协作推动自我革命的深入思考和实践,全市税务系统共派出30名业务骨干协助支援地方纪委监委查办大案要案,参与办案的税务干部得到了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信息共享”形成“监督天网”
大数据时代,深化纪税协作推动税务系统自我革命,要进一步探索大数据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深度运用,借助大数据主动,精准发现问题。
“大数据监督,让实时、动态监督得以实现,这相当于给纪检监察部门安上了发现问题线索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市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牙东明说。
该市税务部门进一步加大了与市纪委监委的信息共享力度,建立了“上下贯通、内外联通”的数据共享渠道,通过多维度的关联、碰撞、筛选,主动发现问题线索,从内自查,防患于未然。
“大数据能更加准确识别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运行中的廉政风险点甚至是制度盲区,再加上地方纪委监委的有力协作配合,形成了时时处处可发现问题的监督‘天网’。”市税务局党委纪检组副组长张桂琳表示,以“数治”站脚,让“数据”说话,更能对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提醒,真正从源头上做到预防和治理腐败。
“联合监督”提升“治理效能”
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为打通优化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该市税务部门紧紧围绕税务主题主线主责,借力地方纪委监委,以“监督清单”方式,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新高地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有效推动各项决策部署、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从‘减税降费’、《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落实到乡村振兴,每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我们都主动与地方纪委监委汇报,沟通合力监督事项。”潘世同表示,深化纪税协作配合是税务部门解决系统内存在的“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软、下级监督难、基层监督弱”的监督难题,有效解决基层税务机关纪检机构没有监察调查权限的问题,推动监督执纪执法工作提质增效。
在强有力的监督保障下,该市税务部门陆续推出了“学史力行·春雨润苗”“税收项目管家”“乡村振兴服务工作站”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服务品牌,并率先在全区实现跨省异地电子缴税、推出社保缴费“一卡智办”、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运用“以数治税”…… 一项项纪税联合监督清单不断提升河池税收治理效能。连续几年来,河池税务部门在全区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中的满意率均位居前列。(河池市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