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窝里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吕晓艺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30日 12:04 打印

“分红啦!分红啦!”临近春节,在龙圩区新地镇思贤村村委办公室里热热闹闹,梧州市纪委监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周远章依然忙碌着,与村支书一起高声呐喊,一边倒着热茶给村民,一边让他们有序地在分红名单上签字确认,现场的村民们都乐开了花。

 

“做了一辈子农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当一回大股东,做一回鸡老板!”村民万大姐在名单上确认了信息签了字,想着分红的6.5万元在过年前就能到账,激动地拍起来手来。

 

周远章以及村民们口中的“分红”,得益于去年,该村在帮扶联系单位梧州市纪委监委以及龙圩区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驻村第一书记周远章带领着村干部和村民群众以“党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村企联营模式,引进肉鸡养殖公司,动员村民流转土地151亩,带动9名村民成为股东,40多人实现就业,以获得土地租金、务工工资、分红3种方式切实提高村民收入。

 

加强对乡村发展的帮扶与支持,是梧州市纪委监委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为此,梧州市纪委监委选派8名年轻干部到村担任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或村支书(主任)助理,从建强基层党组织到夯实基层党员作风,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到推进乡村振兴,让年轻干部走进老百姓中间记下心愿所盼、走到田间地头记下发展所需,坚持在农村一线为群众办实事、谋发展。

 

党史学习教育中,梧州市纪委监委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市委重点工作,结合纪检监察机关职责职能,要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落实帮扶责任、延伸监督“触角”、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等措施,着力破除民生痛点难点堵点。

 

“糟心路”变成“舒心路”;让村民用上汩汩幸福水;路灯亮了,村民笑了;师生坐上了定制公交;大崩冲鱼塘的租金终于回到了村委账户……2021年,按照“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总体思路,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将监督“触角”向前延伸,推动职能部门把群众的一件件“烦心事”“操心事”办成了“满意事”“幸福事”。

 

“现在即使刮风下雨,也不担心那个乱搭盖的雨棚有被吹下来的危险了。”万秀区城北街道纪工委在开展春节前监督检查时,专门来到北四巷查看“危险的遮雨棚”整改情况,居民徐大叔看到纪工委的干部开心地说道,雨棚的拆除让周边居民安了心。

 

去年12月,城北街道纪工委对辖区高龄老人补贴资金落实情况进行走访监督时,北四巷的群众反映有一栋6层高的宿舍楼楼顶存折私自搭盖遮雨棚的情况,因遮雨棚使用时间长又被白蚁蛀蚀,每逢刮风下雨,遮雨棚都发出的“哐哐哐”的扰民声,看起来还有随时掉下来的危险,可是向社区反映了几次,都没见相关部门处理。

 

面对群众的诉求,城北街道纪工委马上了解核实,得知所属社区部分工作人员以“年底工作忙”“社区没有权限拆除”等原因,放慢了对该事的处理。经过批评教育后,街道纪工委督促该社区迅速查清房屋的权属问题,并上报街道党工委,让其帮助协调有关部门研究拆除方案,同时社区人员与居住在宿舍楼的群众反复沟通,征得同意后,顺利将遮雨棚全部拆除,困扰周边居民许久的问题解决了。

 

此外,梧州市纪委监委从突出问题抓起,将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针对蒙山县某校校服征订存在款式过多、价格过高等问题,通过提醒谈话、制发监察建议书督促教育部门及时整改,向学生退还超出合同中标价格款项;以藤县中医院原院长李新远、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卢文德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为反面典型教材,督促卫生健康系统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开展警示教育活动42场次……聚焦主责主业办的一件件实事,让群众感受到正风反腐肃纪的力度和温度,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梧州市纪委监委)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