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扭曲的爱不能成为敛财的“挡箭牌”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蒋立文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3日 12:00 打印
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player.

 

  “2008年第一个学期,赌输了几十万块钱之后,就给他还上也就算了,他就是有了第一次就慢慢有了第二次,有了第二次就......”在《家风不正遗祸患 清廉传家惠久远——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典型案件警示录》第二集中,徐贵谈到为儿子偿还赌债时,痛哭流涕。

 

  徐贵家风不正,不但自身作风不正、经常赌博,而且对其子失管失教,在发现儿子欠下巨额赌债后,非但没有第一时间采取正向措施进行补救,也没有深刻从家风建设以及个人表率方面寻找原因,而是想着如何将职权变现,为儿子填补“窟窿”,单从这一不计后果的疯狂举动来看,足见其“爱子心切”。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党员干部关爱家人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爱子须“教以义方”“爱之有度”,徐贵为子敛财行为已经严重触犯纪法底线原则,对其子的宠溺也严重扭曲变味,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做法不但不能让儿子回归正道,反而推波助澜,养大了儿子的赌瘾,助长了儿子借权生财的坏毛病,父子双双陷入“儿子不断赌输、徐贵不断敛财还债”的恶性循环。

 

  “我认为他没有做好榜样……”在徐贵之子看来,自己染上赌瘾与其父常年积习密不可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便徐贵已经“倾权相助”,但亲情观一旦错位,便无法真正打动人心。

 

  讲亲情、重亲情既是构建良好家风的关键,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员干部更应该在这方面做表率、立榜样,但公权不能谋私,纪法更不容践踏,否则,扭曲的爱就不被认可,倒在“亲情”上的干部也不被同情。

 

  徐贵父子二人双双以悲剧收场,令人唏嘘。该案再次警醒我们:扭曲的爱非但不能成为敛财的“挡箭牌”,而且还将给其本身带来严厉的惩罚。(百色市纪委监委)

 

编辑:吴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