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小清单”发挥大作用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陈南博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9日 09:38 打印

  “第六党支部的特色就是监督,我们党小组在为驻在单位上廉政教育课这项指标上可以贡献更多的加分。”第六党支部党员大会上,党员们针对第四季度“最强党支部”考核评选活动积极建言献策。

 

  这是南宁市纪委监委开展“最强党支部”清单式考评,督促各机关党支部抓实机关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段时间以来,南宁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创新开展“最强党支部”考核评选活动,考评清单设置包括“强班子、强政治、强组织、强队伍、强示范、强创优”等6个一级考核指标、50多项二级考核指标,除党务规定动作外,将案件办理、信访件办理、问题线索办理、新闻信息数等工作作为创优加分项同步纳入党建考评范围,给推动中心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

 

  支部党建引领,强根铸魂,着力以加强机关党建助推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高质量发展。


  西乡塘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协同联动优势,打造机关文化墙等“硬”阵地,丰富“青年理论学习”“纪法小课堂”等“软”载体,将干部教育培训与各党小组活动深度融合,实现教育培训与支部活动互促共赢,让党员学习有场所、党性锻炼有载体、相互交流有平台,提升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参与感和凝聚力。


  驻经开区纪检监察组开设“党员活动室”,精挑细选党史、政治理论、党纪党规、法律法规、廉政建设以及有关业务工具书等重点图书600余册供党员干部进行“强筋壮骨”“充电蓄能”。充分利用活动室常态化开展“悦读·悦享·悦成长”学习活动,持续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让书香飘满机关,让“精神食粮”更加充盈。

 

  党建是根,业务是树,“最强党支部”自然是党务工作、业务工作“双最强”。探索业务工作与党建特色有机融合的新模式,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与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纪检监察业务工作同向发力、同步提升,争创最强。


  市纪委监委审理室所在党支部创新打造“审理业务沙龙”机关党建品牌,每期围绕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主题,进行集体学习、经验分享、业务探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提升全市审理人员业务能力。去年以来,共举办“审理沙龙”3期,约130人(次)的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了培训,助力审理工作提质增效,案件质量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去年该市纪委监委3个案件获评全区纪检监察系统精品案件。


  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所在党支部以“党建引领、特色带动、全面提升”为路径,根据支部架构,开展党史学习“六个一”主题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主题党日活动相融合,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创新开展“监督护航党旗红”主题活动,开设“支部微党课”“党史微学堂”“主业微讲堂”传达上级会议讲话精神、学习纪检监察工作常用法律法规、分享党史学习感悟,做到人人上讲台、月月有主题。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互促共赢是“最强党支部”考核评选活动的最终目的,在正向激励作用下,有效调动了部门和个人的积极性,扎实推动业务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去年以来,南宁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充分发挥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凝聚合力、精准发力。2021年5至12月,全市共处置问题线索36条,立案25件,38名供销合作社系统干部主动到纪检监察机关交代问题,27人主动清退违规违纪款项共计166余万元,工作经验做法得到《中国纪检监察报》专题报道。


  在疫情防控监督坚持中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党建+监督”模式,以支部为单位组成疫情防控专项督查组,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开展监督检查,去年以来,累计派出监督员56人次、检查单位208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12个,约谈市直重点责任单位3家,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15人予以问责处理,制发通报2份,让党旗飘扬在疫情防控监督一线。

 

  “一张小小的清单不仅仅是党建与中心工作相融相促的设计图,也是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成绩单,促使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干部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中主动作为、奋发有为。”南宁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宁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