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以有力监督助推产业兴旺
厂房内,各种机械设备轰轰作响,一盒盒细小的零件经过打磨、清洗、安装等工序,变成了一块块精致的手表……在南宁市宾阳县新桥镇大仙村委朱村钟表产业园里,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钟表企业进驻以来,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年产值0.5亿元。”说起钟表产业园的发展情况,新桥镇大仙村党总支书记甘凌波激动不已。
与几个月前相比,当下的钟表产业园,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2021年6月,宾阳县纪委监委围绕乡村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组建专项监督检查组,聚焦产业责任、政策帮扶、项目管理等方面,对全县农村产业发展情况开展监督,以强监督助推乡村振兴。
监督检查中,专项监督组发现,大仙村委朱村有很多无人居住的老房子闲置,“空心村”导致村集体产业无法盘活。
“发展村级产业园,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劲动力。”专项监督组组长韦宏表示,要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全力护航产业健康发展。
随即,专项监督组把发现的问题同步反馈给新桥镇党委、大仙村“两委”,并建立问题整改跟踪督办机制,要求立行立改。
收到问题反馈后,新桥镇党委、大仙村“两委”召开专题会议,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通过整合平整“空心村”建设用地,收归集体使用,建厂房办企业,发展村级产业园,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分红。
目前,大仙村委朱村通过平整30亩“空心村”土地,大力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广东佛山的钟表企业进驻发展。
为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监督“红利”,宾阳县纪委监委强化系统思维,坚持举一反三,对新桥镇有村级产业的大罗村、陆村、白岩、立新、民范相关产业项目进行全覆盖摸排。
通过排查,发现新桥镇各村产业均存在缺乏资金、厂房、人手不足等问题。为疏通产业发展的“堵点”,宾阳县纪委监委将问题反馈至县财政局、县人社局,督促其切实履行行业主管部门职责,推动全县系统整改。
在宾阳县纪委监委的监督下,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不仅及时解决了资金、厂房和人手问题,还指导各村级合作社健全完善了产业利益链接、土地流转等方面的制度及协议,及时堵塞漏洞。
如今,新桥镇分别在大罗村、朱村、陆村试点建设了五金创业园区、钟表产业园区和纸品加工园区,三个产业园区实现产值累计7300万元,税收累计75万元;带动就业2900多人,村集体经济收入167万元。
“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我们将立足职责职能,持续强化监督,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增添强劲动力。” 宾阳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宾阳县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